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守村人 > 第六百六十章 节奏难跟策相连

第六百六十章 节奏难跟策相连

第六百六十章 节奏难跟策相连 (第1/2页)

“里长,是这样……”朱标在旁把话重复一遍。
  
  “陛下恕罪,草民方才走神了。”里长道歉。
  
  朱元璋摆摆手:“咱有时也走神,不过追肥很好,咸菜口感和味道挑不出毛病。”
  
  “陛下,既然明年开始在那边布局行事,今年当下公告,就近的州府百姓家中养猪,公猪未阉的和母猪没劁的,过年就不要杀。”
  
  里长不提是不是应该造东西送过去,反而说起养猪。
  
  之前就说过,两湖的百姓腾出来人手,在不好机械化作业的地方种东西,多出来的时间搞养殖。
  
  养家禽好办,人工孵化,一个月就有一大堆的小雏出现,一天顶一天来孵化,两个月出三十批幼雏。
  
  猪不行,猪需要四个月,有的猪劁了或阉了,当年猪来杀,没如此操作的,就可以生小猪。
  
  憨憨说的,按照气候来讲,四川、湖南、湖北养猪最合适,按照当地作物来讲,山东、河南合适。
  
  因为只能在露天养,冬天太冷,北方地区养起来猪就受不了,人也受不了。
  
  一结冰,猪圈的粪便全冻上,猪给一捆捆的草倒是可以坚持,却不长膘,脂肪全用来对抗寒冷了。
  
  人收拾猪圈的时候跟旱厕的茅坑一样,用钎子杵,用镐头刨。
  
  河南与山东种小麦,小麦的麸子可以拿来喂猪,种水稻的地方,稻壳猪不吃。
  
  不过稻草可以喂猪,吃稻草的猪长肉慢,一直喂稻草,猪掉膘。
  
  同样的,小麦的秆子猪也吃。大明的猪生长速度慢,除非用好料。
  
  人都吃不饱饭,哪有东西给猪吃?猪能活着慢慢长就行了,等长得差不多后杀了吃肉。
  
  用稻壳、家禽粪便发酵后制作成猪饲料的技术有,推广给寻常的百姓却不现实。
  
  正常一户百姓养个几口猪就不错了,甭指望他们能够进行大规模饲养。
  
  “对,养猪先要抓猪崽儿。咱帮着抓,先买的大点的猪送去,叫百姓养。
  
  头两年苦一些,只能养,不能杀,除非公猪多,那便阉了养大杀掉吃肉。
  
  顺长江把猪运到应天府,应天府人口多,消耗大,方便出售。
  
  等他们赚了钱,再把抓猪的钱给咱。还有别的吗?”
  
  朱元璋发现自己确实操之过急,只想着百姓能做什么事情,却忘了人家没有东西。
  
  叫百姓养猪,百姓不允许离开居住范围一百里,出了必须开路引。
  
  开路引又有何用?百姓自己到百里外买几口小猪再带回家?挑担子装猪?
  
  一个问题解决,朱元璋趁机再问问,问的时候他来回扭头看其他骑马跟在旁边的大臣。
  
  大臣们的目光落到别处,似乎不知道陛下在看自己,他们心累,大明的发展节奏太快。
  
  他们发现最近两年,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出现。
  
  最开始宫里忙碌,弄出各种东西与夷人交换大明需要的物资。
  
  自从下丘村搬到东华门外,一切就变得不同了,后来搬去朝阳门外,事情更多。
  
  似乎随着下丘村的位置变动,大明的运作也在变动。
  
  尤其是太子北巡,随着太子的队伍前进,一路所过之处的官员不停地往朝廷送题本。
  
  正常情况,一个大臣想做让陛下做哪件事情,必须深思熟虑,几年能够提出来一个就不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