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守村人 > 第六百七十七章 内部交战话语权

第六百七十七章 内部交战话语权

第六百七十七章 内部交战话语权 (第1/2页)

现在也没有说孩子不能喝酒的规矩,朱棣喝一杯啤酒,起身来到里长身边。
  
  “里长,明年咱那里要旱啊?”朱棣端杯到此。
  
  里长连忙起身,现在属于分餐制,没有位置,他不可能自己坐着让朱棣站着。
  
  “憨憨,你帮忙挪一下。”朱元璋喊憨憨。
  
  “哎!挪!嗯嗯!”朱闻天帮着把朱棣的桌子连上面的火锅一起挪到里长旁边。
  
  椅子有宫女给带过来,然后站在后面,她是燕王府的,必须跟紧。
  
  “谢憨憨哥!”朱棣道谢。
  
  “嗯!喝,吃,嘿嘿嘿嘿!”朱闻天拍拍朱棣的肩膀,又回自己的位置。
  
  里长重新坐下:“燕王殿下,打井?下丘村明年开春可以出一百套打井设备,有大量的工匠在。”
  
  朱棣:“……”
  
  他茫然了,就这么简单?那自己为什么非要过来?
  
  “里长,运河怎么办?是不是要提前把东西送过去,比如盐。”
  
  朱棣别看年岁小,却能考虑到百姓生活的必须品,北平没有盐场,大沽那里有。
  
  他拿不到全大明的地图,但要一个自己北平行省的还是没问题。
  
  那个地图无法雕版印刷,一直在雕版,太难了,速度慢,分着雕,需要明年夏天才能正常印刷。
  
  “殿下,从之前的元大都到海边,不足三百里,一直就有道路,元朝的路修得不错,那个位置元朝会通海行商贸易。”
  
  里长介绍当地情况,他不着急,北平是夏旱,北平种小麦,这个不影响产量。
  
  不但不影响,由于是夏旱,小麦最后成熟的时候没有雨,九成熟就开始收割。
  
  真正耽误的是大豆与高粱套种,别看两种作物都比较耐旱,再怎么耐,也得有点水啊!
  
  北平之前是元朝的大都,道路通畅,元朝对外贸易频繁,元大都就把东西用陆路和水路送到海边。
  
  朱闻天对于这个都佩服,古代人太强了,明明技术不行,施工速度却非常快。
  
  历史上的胭脂河七点五公里,其中五公里俱是石头,一年多就给修好了。
  
  当然,死了很多人,累死的。
  
  正常来说一百五十公里的路,要修成能够单行道通车的宽度,需要多久?
  
  人家元朝修就一年,没有沥青,也走不了大货车,马车没问题的。
  
  古代人干活咋这么拼啊?组织能力与分工协作已经达到令人震撼的程度了。
  
  像郑和下西洋,那是朱棣时候的事情,当时大明有四个最出名的造船厂,即船坞。
  
  从立项到郑和出去,才两三年,结果那庞大船队简直吓死人,别的国家看着就怕。
  
  朱棣不晓得憨憨在想什么,他琢磨一番:“明年夏天咱的封地缺大牲口,从哪里调过去好?”
  
  他思路清晰,路什么的得有运输的力量,蒸汽机的轱辘车,说是短时间用还行,久了撑不住。
  
  “殿下,北平行省是一个牲畜养殖中转站,有牲口过去,在路上设立几个喂养点儿就可以了。”
  
  “啊!对对对!说过,咱忘了,我安排人去设点儿,明年开春的,不,今年就得去。
  
  那里收高粱和大豆了,大豆秧子与高粱秆子,正好喂牲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