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仙父 > 第五十六章 福仙耳旁论空空

第五十六章 福仙耳旁论空空

第五十六章 福仙耳旁论空空 (第1/2页)

“平安师兄!”
  
  顾倾城讪笑了声:
  
  “还是你来吧,我弄不过他们。”
  
  李平安将酒杯递给顾倾城,缓声道:“所闻所听不过外物之扰,莫影响了道心。”
  
  “哎,”顾倾城端过酒杯一饮而尽,道心之中出现的小小郁结悄然消散。
  
  李平安看向前方那四人,目光扫过在顶楼之外飘着的众散修,心底也是微微一叹。
  
  这大概就是交友的坏处吧。
  
  跟顾倾城聊得多了,也就有了交情,总归是不能看他道心被影响。
  
  那名观海门弟子独孤梅,再次朗声道:
  
  “道友请上座!”
  
  李平安做了个请的手势,带着顾倾城与雨映书一同向前,也不应声,直接坐在了四人对面。
  
  那独孤梅似是觉得颇为有趣,又问了同一个问题:
  
  “道友未应,为何上座?”
  
  “我于心底应了,道友未曾听闻罢了。”
  
  李平安将酒壶放在身前,笑道:
  
  “修行之事,修心修迹修自我,我心应了就是应了,道友双耳未闻,为何不能是道友耳朵不好用?”
  
  四名观海门弟子同时睁开双眼,嘴角露出了淡淡微笑,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李平安。
  
  那独孤梅笑问:“道友如何称呼?”
  
  李平安道:“名号不过外物,名号惊人,得不了道的也就得不了道,名号平庸,得了道果也可逍遥世间,道友不如在自己心中为我编个名号就是,就如在我心中,道友的名号就是狗蛋,只要我不说出来,对道友也无甚影响”
  
  “呵,”独孤梅微微眯眼,却也不恼怒,直接转过话锋,“今日你我在此论道,不知道友擅长哪般道?”
  
  李平安微微摇头,快声道:
  
  “我尚未有擅长之道,所学不过师父教我,所闻不过经书典籍,却是比不得东洲仙道十大仙门观海门之门人弟子。
  
  “我与三位同门赢了东海六宗历练,来此地庆贺一番,观海门转头就追到了这儿,遣三五狂弟子,邀数十怪友人,名为论道,实则论脸皮之厚薄。
  
  “若我没猜错,观海门教各位的道,应当是宁折不弯之道——宁折他人道心,不弯自身意气。
  
  “真不愧是门规森严、不断淘汰弟子的十大仙宗。
  
  “四位今日能被选出来坐在此处,想必也是熬过了无数磨难、淘汰了不少同门好友吧?当真令人钦佩。”
  
  来此地围观的散修,有半数面色都不太好看。
  
  狂弟子、怪友人……
  
  这万云宗弟子,已是把他们一起骂上了。
  
  李平安最后这两句,却是让这四名观海门弟子眼神多了几分恼意。
  
  观海门的内外门弟子末位淘汰制,虽能源源不断诞生上等仙苗,却也毁了不少本该有不错未来的年轻人,因此一直被其他宗门诟病。
  
  李平安这句,就是直接朝观海门的痛处踩了一脚。
  
  ——他故意激怒这四人罢了。
  
  旁边的顾倾城和雨映书既想笑,又要保持风轻云淡的姿态,道心着实舒爽了不少。
  
  独孤梅忽地笑了声,缓声道:“道友难不成是怕了?出口便是粗言秽语,巧舌如簧、步步相逼,这是想让我失了方寸?”
  
  这时候接话就被动了。
  
  李平安直接道:“你我若要论道,不如找個论题。”
  
  “好,”独孤梅道,“那就道友选题!”
  
  “还是道友选题吧,”李平安目中绽出几分亮光,“若让我来选题,道友八成是一个字都答不上来的。”
  
  独孤梅嗓门骤然变大了几分,直接道:“空,何解?”
  
  李平安大手一挥:“请讲!”
  
  请!
  
  一旁顾倾城和雨映书的元魂被狠狠地晃了下,瞪眼看着身旁的领队师兄。
  
  独孤梅紧紧皱眉,盯着李平安的双眼,快声道:“道友让我出题,我已出了题,难道不该道友来答吗?”
  
  李平安笑道:“原来观海门论道是这般规矩。”
  
  “东洲论道本来就是这规矩!”
  
  “出题、答题,那何必称之为论道?明明就是给对方添堵罢了,问几个自己也不知如何解的道理,不就可以轻松取胜了?”
  
  独孤梅面色渐冷:“愿闻阁下高见!”
  
  “不敢自称高见,只是有一些孩童都知的道理。”
  
  李平安淡然道:
  
  “所谓论道,自然是道友出题,道友先论,我从后再论,两者这般一比较,不就知谁的道更精、谁的道更妙?
  
  “道友,请吧,莫要拖延时间了,还有前辈等我吃饭。
  
  “想必在此地围观的诸位道友也已是好奇,道友该如何解这‘空’字。”
  
  “好!”
  
  独孤梅闭上双眼,深吸了口气。
  
  他自是明白,眼前这个不过炼虚境的万云门弟子,一直在用言语话术来干扰他。
  
  那就堂堂正正,让此人输得心服口服!
  
  独孤梅闭目凝神,身周泛起淡淡光亮,眉头渐渐舒展,似是要在此地升仙离去。
  
  这‘梅佑兑项’的其他三人,已是露出淡淡微笑……若是其他论题,独孤梅的领悟可能只是天地桥巅峰,但这个‘空’字,他们三人加起来都论不过独孤梅。
  
  一缕道韵如海边微风般缓缓散开,这观海门来的论道高手(仙人之下),已缓缓开口,嗓音空灵虚幻。
  
  且听此人朗声说道:
  
  “空之一道,东洲善解者不多,余昔日有幸得见数篇经文,乃西洲炼气士传来,出自西方教主尊位。
  
  “其中有言,空之境,自浅入深,当有四重。
  
  “第一重境界,空则无,为无有之解。只有你茶杯中的茶水空了,才能装下新的茶水,你茶水满了将其喝掉,又变得空空如也,此乃有即是空,空即是有。
  
  “第二重境界,空则见,你我皆是修者,修心容纳天地大道,红尘俗子为自身之欲所蒙蔽,如何能见道、如何能明心?只有放空红尘欲念,放空自身精神,方可见道之存。”
  
  这般话语一落,各处的散修已是有人开口叫好。
  
  更是有散修端着玉符奋笔疾书,目中满是喜色。
  
  但独孤梅的嗓音并未停下,他站起身来,背负双手,轻吟缓道:
  
  “第三重境界,空为性、为慧,道心有空,才可无所不容,道心秉空,无所不净,是故,空性是为万性,只有放下心中牵挂,放下心中烦扰,不以欲、色占据心神,方可容纳天地至理,抵达道之彼岸。
  
  “第四重境界,倒是我也悟不透的,经文有言——空为假。
  
  “天地万物,皆在伱我眼中,你我方可知其所存,若你我闭目不见,对你我而言,其存与不存可有差异否?与我而言,非存也,故你我于旁人、于天地、于万性,均为空。
  
  “万物之缘法,与我所结者皆为我所结,若我为空,则缘法为空,缘生缘灭、幻梦幻真,劫祸灾难又如何伤我?
  
  “秉持空之道,自可道心无虞,踏仙路而求自身逍遥。
  
  “只有真正明悟了空之境,才可使得自身超脱形之拘束,放彗性于天地之外,问长生于天地之间!”
  
  “好!”
  
  四处响起阵阵叫好之声。
  
  独孤梅嘴角含笑,低头注视正皱眉思索的李平安。
  
  李平安着实思索了好一阵。
  
  他总觉得,这套论述自己在哪听过,而且听了很多次……
  
  啊,对!
  
  这玩意不就是自己老家佛教常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吗?
  
  等会,西洲的教主……西方教的两位教主?
  
  好家伙,东洲是三清道祖的道承传承之地,竟有西方教经文广泛流传,还能被大宗弟子随意参悟。
  
  三清道祖的门人弟子不出来管管吗?
  
  周遭响起了阵阵聒噪之声,却是不少散修在旁起哄,说让李平安莫要自取其辱,就这般认输退下,免得道心受阻、得不偿失。
  
  顾倾城和雨映书对视一眼,两人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