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满唐华彩 > 第145章 秉公无私

第145章 秉公无私

第145章 秉公无私 (第2/2页)

“是。”李岫道:“东南贡纸如今贵得不像话,一张纸要一百钱不止,须知一个胡饼不过二钱。只这一桩节流之法,阿爷该能为朝廷省下一年数千贯开支。”
  
  “地方官素来会找借口,百般推诿。下派江南的官员要选好,镇住他们。”
  
  “孩儿明白了。”
  
  说话间,李林甫看向下一份公文,见是一封吏部的调遣文书,皆是八品下的职位。名单很长,他还没来得及细看。
  
  忽然。
  
  “右相!西北捷报!”
  
  李林甫登时吃惊,讶道:“王忠嗣胜了?!”
  
  一个风尘仆仆的信使入堂跪倒,道:“右相放心,不是王忠嗣。是边监军遣使回报,攻下连云堡了!”
  
  “好好好,这是捷报。”
  
  连云堡乃是小勃律国的要隘,小勃律国本是大唐藩属,却敢转投吐蕃,圣人决心要灭其国。如今高仙芝远征小勃律,边令诚监军,首战告捷,确是一大喜事。
  
  “快快准备,本相要入宫觐见。”
  
  “喏。”
  
  “让萧炅来见!立刻!”
  
  “喏。”
  
  李林甫匆匆看了在处置的几封公文,盖了印章,当即去换了一身衣袍。
  
  临出门前,萧炅匆匆赶来,与他又议了几句。
  
  如此,李林甫方才金吾开道,往大明宫觐见……
  
  ~~
  
  大明宫。
  
  李隆基今日难得召了安禄山,听他说契丹之事。
  
  这本是安禄山入朝该做的事之一,但中秋夜范阳劲卒杀人之后,这阵子圣人似乎冷落了他,以至于连这种公事都耽误了。
  
  而趁着这段时间,也有不少攻击安禄山的声音落到了圣人耳里。
  
  “自己看吧。”
  
  安禄山有些吃力地捧起一封奏章看过,脸色大变。
  
  奏章指出一桩旧事,称安禄山对边境无功,反而有大罪。
  
  十多年前,信安王李祎征讨奚人,大胜,打得奚王率部归顺,迁居内地,遣长子李延宠入朝为质。奚王去世六年后,安禄山奏请朝廷让李延宠继位,李隆基遂把宜芳公主嫁给李延宠,拜饶乐都督、怀信王。结果,安禄山为了伪造边功,数次侵掠奚人部落,烧杀抢掠,致使李延宠在天宝五载杀宜芳公主,举兵反唐。
  
  说过这件事之后,这封奏折的用句越来越激烈,指出李祎、王忠嗣对外用兵都是以一战定十数年太平,比如王忠嗣亦曾北出雁门,于桑干河三战三捷,使奚、契丹全军覆没。为何安禄山坐镇东北以来,捷报不断,叛乱却愈演愈烈,甚至到了要在边境驻守二三十万大军以防范外寇的地步?
  
  “禄山包藏祸心,养寇自重乎?!”
  
  当目光落在这一列字上,安禄山肥手一抖,奏折掉在地上,他吓得直接在地上跪倒。
  
  “陛下!臣知罪,但臣没有想过要养寇自重,请陛下罢了臣二镇节度使之职,臣愿在长安任虚职,侍奉陛下左右!”
  
  他没有一句辩解,首先表露的是自己的态度。
  
  一切都还在圣人的掌控之中,圣人随时可以除他的职,只要圣人想。
  
  李隆基道:“你只有这些辩解?”
  
  安禄山抬起头,无比真诚、坦荡,应道:“臣的愿望,本就是回长安。”
  
  “别说没用的,朕要你的解释。”
  
  “可臣不知怎么解释啊。”
  
  “说!”
  
  安禄山有些为难地挠了挠头,道:“臣是胡人,不知礼数,真的常常劫掳外族,与汉人边将不一样。率十数万大军横扫突厥的大战,臣……没用,打不来。”
  
  他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
  
  李祎、王忠嗣是厉害,统率大军横扫漠北,但军费也大,威胁更大。而李隆基之所以用安禄山,原因本就是安禄山不同于这些汉人大将,能主动出击,消耗外虏,又不至于对中枢造成威胁。
  
  依这些官员所奏,让信安王李祎统兵三十万坐镇东北试试?看李隆基能否有一夜睡得安稳。
  
  “中秋夜,你麾下的将士敢在长安城杀金吾卫。”李隆基道,“你如何解释?”
  
  “是臣的错,臣该军法处置了那几个顽卒,再向圣人请罪。”
  
  “没别的要说的?”
  
  时间已过了二十多天,东宫一直在拼命攻击安禄山,除了像方才那样的奏折,还有各种阴谋之论,认为是李林甫与安禄山杀了那些回纥人栽赃东宫。
  
  李林甫则一直在攻讦东宫、王忠嗣,咬定那些回纥人与王忠嗣有交情,说明东宫暗中联络外藩,之后杀人灭口,居心叵测。
  
  近来,各方甚至还抛出了一些别的消息,用来洗清自己身上的嫌疑。
  
  李隆基平时不关心,今日既想起来了,便打算看看安禄山是如何应对的。
  
  “该说什么?”安禄山喃喃道:“有人说裴冕也是臣派人杀的,圣人可是问此事?”
  
  “说。”
  
  “臣没做过,所以给右相送了十匣紫藤香,请右相作主。”
  
  李隆基被气笑了,再问道:“那你认为是如何回事?”
  
  安禄山摇了摇头,俯下身,一脸认真道:“臣没有想过这件事,臣好不容易能到长安来,只想让圣人开心,回报圣人的恩德。”
  
  他心里非常清楚,就是东宫、王鉷、薛白等人在联手对付他,但他从来不提,也没有试图去洗清冤屈。
  
  这些天来,除了到右相府哼哼唧唧表态了一番,他什么都没做。
  
  因为他知道多做多错,不管做什么都是在给圣人添堵,他这种大忠臣心里只有圣人,不在乎被冤枉了,只在乎圣人的心情。
  
  “退下吧。”李隆基道。
  
  安禄山一愣,道:“可臣还没述职……”
  
  “明日朕在兴庆宫设宴,到时边饮边奏。”李隆基轻踹了安禄山一脚,“还不起来。”
  
  “胡儿谢圣人恩典!”
  
  安禄山大喜,撑着肥胖的身子,第一下却没起来,在地上打了个滚。
  
  “哈哈哈。”
  
  李隆基被逗得大笑不已,殿中气氛登时欢快起来。
  
  ~~
  
  其实,李隆基这些天根本就没过问这些臣下勾心斗角之事,他宫里有四万个美人,吃喝玩乐都来不及。
  
  如今事情差不多该了结了,他看了一眼,看到的又是一群人丑态百出的样子。
  
  这其中,反而是长得最丑的安禄山没显出丑态来,一门心思只顾哄他开心。
  
  连亲生儿子都做不到这种地步,差得太远了……
  
  心想着这些,李隆基脸上的笑意褪去,覆上了一层皇帝的威仪。
  
  “圣人,右相到了,来奏连云堡的捷报。”
  
  “召。”李隆基道:“把薛白也召来。”
  
  “遵旨。”
  
  不一会儿,李林甫觐见,行礼之后当即道:“臣恭贺圣人,连云堡大捷,大唐国威远扬!”
  
  李隆基对此反应平淡,神色冷峻,“弹丸小国,敢背叛朕。朕要小勃律的酋首跪在朕的脚下痛哭忏悔,到时右相再恭贺朕不迟。”
  
  李林甫一凛,应道:“遵旨。”
  
  他这个回答就很用心,意思是必然有那一天,到时他会遵旨恭贺。
  
  李隆基见惯了胜仗,对此没多大兴致,随意地饮了杯酒,以闲聊般的口吻道:“右相为何几次三番惹太真不高兴?”
  
  “陛下明鉴。”李林甫极难得敢回嘴一次,行礼道:“臣为陛下处置国政,当以公心为重,也不宜任何事都顾着贵妃的心意,贵妃若受了奸人蒙蔽,臣亦无纵容之理。”
  
  虽然有些生僻字他认不全,他却能极敏锐地把握住圣人的心思,知道圣人未必很满意贵妃认义弟之事,因薛白比安禄山俊了太多太多。
  
  “京兆府拿下薛白,此事臣确实知晓,案情明了,证据确凿,萧炅的判决毫无问题。”李林甫道:“反倒是薛白,屡次耍小心机,根本不把臣放在眼里。臣受辱无妨,大唐宰执的颜面不能损,律法与国威不能有损。”
  
  “知道了。”
  
  李隆基笑了笑,赐了李林甫一杯酒,安抚了他,笑道:“这事确是薛白过错,右相教训他,该的,眼下关也关了,差不多罢了。”
  
  李林甫双手捧着酒杯,脸色却是郑重起来,道:“陛下,国法万不可因人而废,请将此案交三司秉公而断、据事实而判。苍天可鉴,臣绝无半点私心!”
  
  这章分了5500多字,导致我第二章有些少了,所以再写一会,晚一些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