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情商20学霸,造出芯片正常吧? > 第123章 大忽悠张教授:我们没钱啊!(二合一)

第123章 大忽悠张教授:我们没钱啊!(二合一)

第123章 大忽悠张教授:我们没钱啊!(二合一) (第1/2页)

骆垚原本以为学校老师打电话来是要让他准备博士论文的事情,结果对方一上来说的事情和博士论文毫无关系。
  
  “骆同学,你现在有空吗?”
  
  骆垚很想说没有,但想到对方专程打电话过来应该是有事,就反问:“你是谁?”
  
  电话那头瞬间安静了下来。
  
  “骆同学,我是微电子学院院长,匡明。”对方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不过还是做起了自我介绍。
  
  原来是院长。
  
  难怪声音有几分熟悉。
  
  骆垚对于不在乎的人一般都不会把对方的名字、脸等信息放进大脑。
  
  脑容量那么有限,总得装点有用的知识不是吗?
  
  “院长你找我,是量子雷达课题出了什么问题?”骆垚猜测着说。
  
  “不是这个,骆同学,这几天万院士那边给我说,准备推荐伱参加官方的万人计划。
  
  万人计划是什么?
  
  骆垚之前可没有了解过,不过他只需要了解一件事就行了。
  
  “参加万人计划的人聪明吗?”
  
  匡明语塞。
  
  他见过问怎么才有资格加入的,见过问加入后有什么福利待遇的,见过问加入后能够拿多少奖金的,就是没有见过问参加万人计划的人聪不聪明。
  
  从这个角度看,骆垚的思维确实比较清奇。
  
  匡明身为一院之长,学生问再奇怪的问题也不能表现出分毫的诧异出来,所以他镇定地说:“入选万人计划的人当然聪明了,万人计划说的直接点其实就是在咱们本土范围内,针对1万名左右的高精尖人才进行扶持的计划。”
  
  “万人计划分为三个档,第一档是为冲击诺贝尔奖级别做准备的,这种入选几率目前来说比较小,但是我相信,骆同学你以后还是有机会的。”
  
  “第二档则是各行业的领军人才,这类入选的人年龄都会稍微偏大一点。”
  
  “第三档是青年拔尖人才,也就是35岁以下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人才。”
  
  经过匡明的解释,骆垚这才明白什么叫做万人计划。
  
  这计划看起来确实不错。
  
  难怪万院士要推荐自己去参加了。
  
  虽然骆垚觉得得个拔尖人才的称号对于他来说没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但既然是聪明人的象征,那他就接受了。
  
  “好,那我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材料的要求我会发到你邮箱,到时候你准备下我来提交就行了。”
  
  挂了电话后,骆垚去了领航科技公司。
  
  刚一到办公室,单兴就打电话过来了。
  
  “骆工,灵犀通信那边我给找了一批人代管公司,我把名单发给你,你看看,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你跟我说。”
  
  “对了,咱们内部沟通、传文件有专用的IM,这个不经过民企服务器,目前还可以使用量子通信专用网络进行沟通,测试了下,保密性能比以前高多了。”
  
  “我这边给你个网址还有账号和密码,你下载下软件,登陆账号后接收名单。”
  
  “好的。”
  
  果然,量子网络一出现,官方就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了。
  
  把该迁移的软硬件设施打包迁移了。
  
  骆垚打开笔记本电脑,按照单兴给他发送过来的地址下载了保密序列内部人员专用的交流软件。
  
  登上软件后,骆垚就被眼前一股游戏的风格给震撼住了。
  
  现在但凡有一个路过骆垚身边都会以为他在玩游戏。
  
  骆垚疑惑了起来,这居然是官方的软件?
  
  骆垚多了一个心眼,找到了一个名为“识别”的按钮后,点了上去,很快他发现他笔记本摄像头亮了。
  
  几秒后软件界面发生了变化,游戏界面很快变成了十分具有年代感的朴素风格。
  
  骆垚这才确定自己没有下错软件。
  
  登陆上账号后,很快单兴发送的名单就到了。
  
  骆垚看了看上面全是在通信行业深耕了十多年的人,让他们去辅助管理灵犀通信,确实没有什么问题。
  
  骆垚回复了单兴之后,单兴没忘记提醒他准备万人计划的事情。
  
  骆垚没问对方是怎么知道的,毕竟身为科委会会长,知道他被推荐参加万人计划的消息不稀奇。
  
  “骆工,你到时候把资料准备好,直接发给我,我来上报。”
  
  骆垚想起刚才匡明院长说的话,就说:“可是我们学校院长让我把资料交给他。”
  
  “你交给他干嘛?他又不负责审批,你交给他还要绕一圈,还不如直接交给我。”
  
  原来是这样。
  
  直接交给审批人确实要比交给院长那边要方便。
  
  骆垚当然会选择更加简洁高效的方式。
  
  和单兴通完话后,骆垚就把注意力转到了量子计算机上。
  
  有了量子芯片和量子卫星这俩打底,骆垚现在所掌握的量子技术其实可以不用看200多本参考书,就可以理解系统给的技术。
  
  系统非常好心地给了两条路供骆垚选择。
  
  一条是超导量子计算机路线,这种计算机一旦研发成功了,第一代就可以实现编程、计算化学等模拟项目,另外一种则是光量子计算机,不过这种在研发出第一代时,充其量只能当个高斯玻色采样的专用计算机来使。
  
  前者门槛低收益合适,后者门槛高后期发展天花板也高。
  
  就……差别挺大的。
  
  要想给齐秀珍研发出类似于AOH1996的抑制剂,目前看来走超导量子计算机路线是最有效的。
  
  唯一麻烦的是,常温超导现在都还没有造出来。
  
  骆垚如果要造超导量子计算机,也只能把主体放在低温中。
  
  不过幸好的是,物理所之前就为他们的量子雷达造了个可以保持绝对零度的制冷机,现在的话,可以让他们再为超导量子计算机量身打造一台制冷机了。
  
  骆垚把自己的想法上报给了单兴。
  
  单兴第一反应是,骆垚这是又要开辟新领域了?
  
  紧接着,单兴意识到骆垚在说什么后,像是失去了说话功能一样,好一会儿都没有开口说话。
  
  突然,骆垚从话筒里面听见了椅子响动的声音。
  
  单兴从一直上站了起来。
  
  他说:“骆工,你确定你说的是量子计算机?”
  
  “嗯,量子这个领域上,我该研究的都研究了,所以想试试量子计算机。”
  
  “骆工,你接下来需要多少人员?多少资金?”
  
  全华国上下,能让单兴主动询问项目上事情的人,也只有骆垚一人了。
  
  其他任何人,单兴都不会去管。
  
  科研项目这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把新技术成果市场化后就能够马上带来直接收益的,但是骆垚的项目除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