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文娱:在下的刀子致郁全球 > 第207章 不会再死这么多角色

第207章 不会再死这么多角色

第207章 不会再死这么多角色 (第2/2页)

说起《活着》这本书,就不得不说起这本书的创作过程。
  
  有一天,余老师无意间听到一首民歌《老黑奴》。
  
  歌中的主人公一生苦难多舛,家人相继离世,唯独还留下自己坚强、乐观的活着。
  
  这个老人面对苦难和生活的乐观态度,深深的打动了余老师,因此《活着》才会问世。
  
  所以无论如何,这本书的核心,都不是刀,不是虐,而是坚强,乐观的活着。
  
  当然……
  
  刀和虐只是其手段和特征……
  
  为什么在这个世界讨论度能够这么高,都是因为老贼“劣迹斑斑”!
  
  “很多网友一直有一个问题啊,我去除了里面骂人的话,总结了一下,就是问,为什么老师您所创作的作品,大多都是以悲剧结尾,或者是死亡的角色会这么多呢?”
  
  【没错!狗日的老贼!在你手上死掉的角色快有一百个了吧!】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我们要问你的,也是万千被你刀掉的角色想问伱的!】
  
  【有本事你就说出你的真实姓名和真实地址,我保准请你吃个大烧鹅!】
  
  ……
  
  面对主持人的提问和亿万书粉们的“声讨”,画面中央的老贼轻笑一声,道:
  
  “如果单单将这些定为刀,我觉得多少有点浅显了。”
  
  浅显NM!
  
  读者恨不得将老贼掐死!
  
  要知道,这部《活着》读者们看完,很多读者都自闭了,一个人躲到角落之中画圈圈。
  
  画个圈圈诅咒老贼。
  
  文中的悲惨情绪实在是让人难以抽离,就算是隔了几天时间,很多读者依旧能够清楚的回忆起《活着》带给他们的情绪,还有《活着》剧情中的一幕幕。
  
  不能想,一想就悲伤。
  
  生活已经很累了,这样的书,该少看,还是要少看!
  
  为什么文学作品多是悲剧,这个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悲剧有净化灵魂的效果”。
  
  因为读者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看待文娱作品中角色的痛苦遭遇,以至于观众可以坐在安全区域对人生展开思考。
  
  心理学里同样有研究,说“失去”比“得到”更让人反应激烈。
  
  “痛苦”比“快乐”更让人难忘。
  
  以生命尽头说,生命本身就是一出悲剧,前世的文学大师在悲剧的路上发现创造了无数的美。
  
  一切人类的故事内核都是悲剧,包括喜剧。
  
  这个倒是可以等待以后有喜剧上映的时候,再详聊一些。
  
  “一部作品里,悲剧通常更加容易使得读者在悲伤的情绪之下,感受对作品更为深刻的思考和记忆。”
  
  “再者来说,伟大的作品必定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一面镜子,历史的每一个阶段所发生的时代悲剧,无不使现在的读者为其经历与所感触动。”
  
  “而且要是以这种刀子作为悲剧的概念,我还真不算是部部都是悲剧吧。”
  
  林秋笑出了声,可显然答案让观众们不是很满意。
  
  “那下一部《许三观卖血记》,也会是和《活着》相同的类型吗?”
  
  “会有这么多的角色死在书里吗?”
  
  主持人的最后一个问题,再度抛给了林秋。
  
  “额。”
  
  “是同类型。”
  
  “不过不会死这么多角色,这个大家可以放心。”
  
  ……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