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文魁 > 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结

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结

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结 (第1/2页)

左出颖,左光斗就在林延潮府衙住下了。
  
  林延潮现在可谓求贤若渴,心想既然能将十一二岁的左光斗召至自己身边。
  
  那么其他贤才呢?是不是也能招至帐中呢?
  
  林延潮第一个念头,就是公安三袁。三袁现在与自己十分交好,对自己文章十分推崇,并极力在湖广公安推广自己的事功之学。
  
  眼下公安几乎已是林学最昌盛的地方,比眼下儒家流派的大兴之地的浙江更加流行。
  
  所以三袁与自己是不是师生,已不重要。
  
  而且如他们这样的官二代,也不可能为了钱来自己幕下做事。至于前程,他们自己考功名也行。
  
  公安三袁略过,下面就是华亭三杰。
  
  华亭三杰,历史上并无如此称呼。
  
  是林延潮自己编的,指的是当时华亭(今上海)的三位杰出人才。
  
  他们分别是陈继儒,董其昌,徐光启。
  
  陈继儒和董其昌,不用说了,在当初林延潮返乡的西湖装逼大会,哦不,是西湖船会上就见过。
  
  之前消息误传,令林延潮以为董其昌在去年的会试中式,但其实并没有。
  
  董其昌与袁可立都师从于前礼部尚书陆树声。二人可称师兄弟。
  
  董其昌与陆树声都是华亭同乡,陆树声其实并没有教导董其昌,袁可立二人,反而是让董其昌为馆师教导其子陆彦章。
  
  而袁可立当初是受业于董其昌门下,后来董其昌在万历五年时,去教导陆彦章时,为了借重陆树声的名望拜在了他的门下,并顺道引荐了袁可立。
  
  如此可见董其昌手腕之高超,既当陆彦章的老师,在名义上还是他的同门,还顺带拉了一个袁可立。
  
  说起陆树声,对林延潮而言也是仕途上的恩人。
  
  陆树声与林延潮的业师林烃,其兄林燫相善,当初林延潮得罪张居正,差一点丢了唾手可得的日讲官。
  
  当时回乡,他顺路拜访了陆树声,然后陆树声出面向张居正说情,让张居正放自己一马。
  
  这陆树声当年可是差一点入阁的人,只是与冯保不和,才没有完成拜相。但尽管如此,陆树声在官场上不仅很有能量,而且他还是徐阶的同乡。
  
  张居正是徐阶一手提拔的,故而张居正与陆树声可以算是同党,二人关系一直很好,后来张居正肯让林延潮成为日讲官,主要是申时行的争取,同时也有卖陆树声面子的缘故。
  
  而且陆树声现在就算不在官场,但他的门生故吏满天下,他的弟弟陆树德还在任山东巡抚。
  
  所以林延潮将袁可立视作心腹,一来看重他的才干,二来也是向陆树声示好,要保持着关系。
  
  现在林延潮通过袁可立向董其昌提出招揽。
  
  结果不出意外,被董其昌拒绝了。董其昌在回信里说他要安心准备科举,多谢林延潮的看重,还请林延潮待为照看袁可立。
  
  林延潮知道,董其昌不比袁可立。董其昌现在有陆树声这大树靠着,暂时不用投奔自己。
  
  虽说没有成功,但林延潮抛出橄榄枝的目的达到了。林延潮还顺便送了董其昌三十两银子,让他安心备考。
  
  董其昌不成,下面就是陈继儒。
  
  陈继儒更是毫无意外的拒绝,当然他背后的理由更充分,如果说董其昌是陆树声请来教导儿子的馆师,那么陈继儒就是王锡爵请来教导他儿子王衡的老师了。
  
  当然名义上二人都不敢当这样的称呼,如此不是与陆树声,王锡爵平起平坐了,这么大的辈分,以后还要不要到官场上混了。
  
  与陆树声这致仕礼部尚书相较,王锡爵是现任宰相,无疑更加牛逼。
  
  所以陈继儒没有道理来投林延潮门下,他也是拒绝了。
  
  二人拒绝,林延潮不由深感,官场上的那些大牛,事业都已经那么成功了,但对后生晚辈的招揽,仍是那么不惜余力。
  
  但凡是冒尖的人才,都是被早早收入帐下,就算自己用不上,也可以留给儿子用,这就是所谓的照看子孙家人。
  
  华亭三杰拒绝了两个,只剩下徐光启。
  
  徐光启是历史上比董其昌,陈继儒更有名,而且是个事功务实之人。
  
  现在徐光启较陈继儒,董其昌二人,尚且名声不显,也没听说过哪位官场大牛招揽过。
  
  所以林延潮就打算抢一个先手。
  
  林延潮也是修书一封给他,结果仍是被拒绝了。
  
  拒绝原因是,父母尚在,不敢远离。
  
  话一般到了这里,也就打住了。林延潮却打听他家庭状况,听说他本来家里很有钱,但后来家道中落,只能务农为生。
  
  林延潮听此后命人送去十两银子。
  
  拿到银子后,徐光启十分惶恐,亲自来归德见了林延潮一面,将家里情况说了一遍。
  
  说他的祖母徐氏刚刚病故,去年他家里又遭了水灾,父母又是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徐家上下是靠他一个人撑着,他是无法远离家中。
  
  林延潮听他的说明,知道此人确实至孝,自己看来是又招揽不成了。
  
  如此与其强留,倒不如留一个缘法,于是林延潮再拿给他十两银子。
  
  这钱犹如雪中送炭,令徐光启十分感动。
  
  徐光启的十动然拒,令林延潮对华亭三杰的招揽彻底失败。于是林延潮心想与其继续在挖历史上名人的事走下去,真是事倍功半。
  
  倒是自己不争不抢下,孙承宗,陶望龄,郭正域,袁可立,左光斗主动上门。
  
  如此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与其挖人,倒不如自己培养人才呢?
  
  林延潮当年读书时,就十分敬佩曾国藩。
  
  曾国藩的治幕是有手腕的,他幕僚团阵容,唯有胡宗宪可与他相提并论。
  
  但二人当时都已是封疆大吏的身份,什么样的人才请不来。而自己虽有三元名声,但位不过知府,要真请到如董其昌,陈继儒这样的一流人才,还是不行的。
  
  特别是有功名的人,都是喜欢去当朝宰辅,或者是致仕大员下面担一任幕客,先有了靠山,将来无论是考取进士,还是在官场上都方便的多。
  
  所以林延潮也当唯有从没有功名的人培养起。
  
  因此林延潮继续招贤,虽之后都没有来什么有名望的人物,甚至不少都是没有功名在身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