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抽个美女打江山 > 第九百一十四章 抽身

第九百一十四章 抽身

第九百一十四章 抽身 (第1/2页)

洪都城,一场‘血战’正在发生。
  
  攻城时,古人讲究围三阙一,高玉瑶也遵循此法,洪都城西面并没有安排兵力。
  
  而眼下,洪都城西,朱雀大旗飘扬,在其他三面尽皆歇息的情况下,径直对城池发起进攻。要知道,现在不过还是晨曦刚出的时刻,黎明的太阳不过刚刚冒出一点尖儿。
  
  数万人的喊杀不可能没有动静,不多时消息便传入其他三面军中的统将面前,不过任谁都是发笑,洪都城若是那么好攻打,他们又怎么最拖到现在。
  
  大梁军队数十万都没顺利拿下的城池,就潭州那由女子带领的区区两万拿的下?简直不要太笑话……
  
  然而这个想法刚刚落下,不多时立刻就有人来报,言潭州军已经攻入洪都城,缘由是城内又内应,城门直接被打开。
  
  “什么!?快,点齐兵马,攻城!”顾不得震惊,三位统将在没有任何交流的情况下做出同样的选择。
  
  潭州军已经攻入城中,不用问,头功他们已经是不用想了,但怎么也要喝口汤吧,不然岂不是显得他们太无能?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在明明有军队攻入城中的情况下,三面城墙的防守依然严密,压根就攻不上去,转念一想,为何不分兵绕西,从西门入城?非得在这死磕?
  
  然而派出的探子却是回禀,西城门已经关闭,城头大旗仍旧是魏国的旗帜。
  
  难不成是潭州军中了计谋,冲进去全军覆没了?
  
  只是身处战场,喊杀震天,倒也听不真切城内是否有厮杀声。
  
  “停止攻城!”
  
  待战场终于安静下来,城内果然安安静静,想来八九不离十,基本可以肯定,那支潭州军定然是……
  
  额……
  
  果然又见打脸,就见城头魏国的旗帜扯下,换上的是‘梁’字大旗,除此之外,除了朱雀大旗外,居然还有三位统将的大旗。此外,远远的也能看见,浓烈的黑烟从洪都城内升起。
  
  下一刻,城门大开!
  
  城外的大梁将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都行?
  
  更让三位统将没有想到的是,紧接着他们收到潭州军的来报,言洪都已破,连带陈复玄在内的所有亲眷以及其大多属臣,尽皆焚于魏国宫殿或是自己家中。
  
  第一个想法便是不信,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不相信还能有什么可能?反正里头确实是烧死人了。
  
  然而待确认并无阴谋之后,大军入城,看见的却是即将出得西城门的潭州大军,以及他们所护送离开的一车车箱子以及大量的百姓。
  
  “潭州发生叛乱,本将必须速速回师救援。”
  
  “军功于我无益,朱雀大旗已经撤下,诸位将军大可将破城之功揽下。”
  
  “没人愿意背井离乡远离故土,本将带走之人,不过是衣食无依的难民,绝无魏国余孽!带回去只不过是缺少人力做工而已。箱子?哦,不过一些土特产罢了。”
  
  “总之,诸位将军随意,莫要阻拦我等便可。”
  
  这话简直不要太胡扯,土特产?神一般的土特产!谁信呐!
  
  但话虽为明言,却意思却也表达的很清楚。
  
  第一条,乃是离去的借口解释。
  
  第二条,是交易的许诺。
  
  第三条,则是交换的条件。
  
  而第四条,也是表明不管你们怎么选,反正东西我们是带走了,而且人也要!
  
  也就是说,高秀君用破城之功,换取这些人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高玉瑶现在又没在,只要几位将领合谋,趁着大部分人还不明就里之时,伪造些东西出来并不难。毕竟城头上早早就挂上了三位统将的旗帜。
  
  能这时候担任攻城主将的,势必是高玉瑶有所信任的心腹,忠心肯定能够保证。然而忠心可以代表不叛变,可以代表宁死不退,但是,不代表不贪功!
  
  道路人家已经铺好了,只需自己接过稍稍动那么一点手脚,将自家随军子侄心腹安排一番,届时只言是与潭州军合作,合力破开西门即可,自己还有功劳可拿,何乐而不为?
  
  至于钱财百姓?魏国不过是初建,国库空虚并不是什么合理的事情,而且,城中粮草,人家可是一点没动,那数量可不算少,足以交差。而百姓,高玉瑶也关注不到这上边来。
  
  反正人是高秀君带走的,大不了推到她头上便是。
  
  “居然真就这般轻易的答应了。”远远的离开洪都城,高秀君到现在还有点不敢相信。“若是大梁将领皆是如此……”
  
  “非也。”辛宪英一身男装,羽扇纶巾的,还真有那么点意思。“那三位虽是高层将领,却不能代表一切。”
  
  “愿闻其详。”高秀君面色一正,虽然辛宪英比她小许多,但对于这位军师一般的存在,如今算是彻底信服了。
  
  “许是与高玉瑶出身有关,观其主政以后,即便大肆打压不听从效命之人,但新提拔的文臣武将,皆有一定出身,也就是说,并无寒门!
  
  而出身代表了家族,并非说大家族出不了死忠之人,然而再忠心,往往都有着一些毛病,有人贪念权力,有人心念家族,不管如何,大抵可归结于,以家族为中心,壮大延续。方才之交换,正中这一点,自身军功,以及家中晚辈提携,又无太大风险,即便有什么事,也有我等来背锅。这才得以顺利。”
  
  说到这,辛宪英顿了顿,无论怎么说,她辛家,就是名门望族。而三国时期,最不缺的就是各大家族,论了解,自然是深有体会。
  
  更莫说来到大梁之后的眼界开阔,别的不提,单是史书,就足够她看出不少东西。
  
  为何之后历代帝王都要费尽心思削弱世家门阀?难道他们不知道越是大家族就越容易培养出人才么?以唐朝为例,纵观宰相之位,有多少出自于大家族,这固然和世家势大分不开关系,但是若当真无本事,也是不可能身居高位的,哪怕是群相制,那也是宰相不是。
  
  原因就在于这里了,能力再高,本事再大,再忠心,可说到底,必要时哪怕不为自己,也会为家族着想。而家族势大,个把两个还好,数量多了,那就是对皇权的威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