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最后的藩王 > 第十六章 陈其猷

第十六章 陈其猷

第十六章 陈其猷 (第2/2页)

“那杨大人?”
  
  “杨大人只是被罢了官,没有被问罪。”
  
  “那就好。”
  
  “只是先生为何当初就早已料定杨大人会失败呢?”朱桓来自后世,当然也知道杨鹤的招抚政策是彻底的失败了,失败的原因也大体清楚,只是不知陈其猷身在千里之外又是如何判断出杨鹤必定失败的呢?
  
  “杨大人自从崇祯二年上任陕西三边总督,提出对反贼招抚之策,在下看到这政策时就已经判断杨大人必定会失败。杨大人想的并没有错,只是低估了形势的严重性,而且杨大人在陕西的根基又浅,掌军的总督及总兵们与杨大人的想法又不同,杨大人一味的安抚反贼,军队却阳奉阴违大肆捕杀已经投降的反贼,最终才导致愈演愈烈。”
  
  “为何说杨大人低估了形势的严重性?”
  
  “自古以来流匪最难剿灭,公子可知其中原因?”
  
  “因为流匪四处流窜,机动灵活,而官军要集结就要考虑粮草补给问题,所以集结困难,往往官军刚刚集结,流匪已窜往他处,官军常常追在流匪后面疲于奔命。”
  
  “正是如此,崇祯二年鞑子入侵,陕西的官军都进京勤王去了,杨大人手上兵力不足,无奈之下才提出了招抚为主、追剿为辅的政策。既然百姓是因为无以为生才落草为寇,那就由朝廷拨款让老百姓度过难关,毕竟如果能养家糊口,没人愿意冒着性命危险造反的。只是如果要老百姓放下武器,就地安家就必须要给他们地和粮食。可是陕西的土地都被藩王和豪绅窃取了,哪还有地分给农民。所以一开始投降的那些农民在花完了朝廷给的银子之后,重新拿起武器造反。朝廷每年在剿匪以及辽东花费大量银子,此时却不愿拿出钱来招抚,可见这招抚之策必定失败。”
  
  “先生果然高见,那以先生来看,如今要如何去做?”
  
  “如今反贼声势最大的还是在陕西,山西虽也有一部分但不成气候。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将反贼围堵在陕西,一旦反贼窜入山西,与当地的反贼合为一起,就更加难剿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能让反贼进入中原,中原乃心腹之处,一旦反贼进入中原,北上威胁京师,南下威胁江南、湖广富庶之地,况且凤阳尚有皇陵,一旦凤阳被破,对朝廷士气将是重大打击。到时反贼在河南、南京、湖广、四川等省四处流窜,实力会越来越强大,到时朝廷想剿也剿不了了。”
  
  朱桓静静的听着陈其猷分析,心中对他越来越看重。陈其猷的分析可以说正是往后几年农民起义军发展壮大的走势,先是汇合山西义军,接着进入河南、南京,接着湖广、四川,期间起起伏伏,有几次甚至眼看就要彻底剿灭,却还是在四川与湖广交界的深山中又重新壮大起来。
  
  “朝廷要留几支精兵驻守在潼关、汉中、襄阳等地,彻底断绝反贼进入河南、湖广、四川的要道。同时调集官军十面包围,步步紧逼,不断压缩反贼的活动区域,同时对投降的反贼要收其精锐,拒不投降的要彻底剿灭。”
  
  “今日听先生一番高论,在下受益匪浅。在此谢过先生。”朱桓站起来郑重的向陈其猷行了一礼。
  
  “公子严重了,在下实在不敢当。书生之言,公子听听就好。”
  
  “我知先生今日落榜,内心难免心灰意冷。我因自小长在宫中,没有老师教导,先前向皇兄请求如果先生此次落榜,聚允许先生到我府上来教我。不知先生可有此意?”
  
  “公子,在下才学疏浅实在不敢耽误公子。”
  
  “先生太过自谦,以先生的见识恐怕是不愿教我这个愚笨的学生吧?”
  
  “怎敢?公子虽然年幼,但聪敏远超常人。”
  
  “那就这么说定了,先生不必着急离开,不日就会有圣旨下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