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正德大帝 > 第214章 革除功名与训斥尚书(二合一)

第214章 革除功名与训斥尚书(二合一)

第214章 革除功名与训斥尚书(二合一) (第2/2页)

严嵩说着就从底下的人手里接过这任礼的方巾,然后策马而走,并吩咐道:“立即吩咐各府县正堂官与学官到巡抚衙门议事,本官三令五申,整肃学风,但在南京城,依旧还有生员风流,他们是怎么办事的!”
  
  任礼被严嵩革除了功名,而也因此让一干江南士绅对严嵩更加愤恨,但又都拿严嵩没有办法,因为严嵩现在搞得是整肃礼制整肃文风,这些都是文官士绅们自己提倡的,严嵩现在只是让他们严格遵守而已,所以也没人敢明着反对。
  
  江南的士绅们叫苦不迭,但又不能明着反对就只能暗中联络京城的文官把严嵩调走,如同历史上海瑞任应天巡抚期间为庶民撑腰整治江南士绅而没多久就被升到南京当闲官一样。
  
  不过,朱厚照可没打算调走严嵩。
  
  南直隶有严嵩坐镇,朱厚照是放心的,他相信也只有严嵩这种狡诈的官员做南直隶巡抚才能和江南那些士绅们斗心眼。
  
  谁也没想到严嵩会借着内阁首辅在中央朝廷搞精神文明建设的机会,在南直隶地方搞起了恢复礼制的活动,把一干官绅富商罚得不敢再随意奢侈浪费。
  
  而其他各省的官员也开始依样画葫芦,也在自己管辖的区域内搞起了恢复礼制的活动。
  
  内阁首辅王华自己也没想到自己提倡的精神文明建设,真的会这么有实际意义,一场恢复礼制与整肃社会风气的运动让自己大明朝廷多了数百万两的收入,甚至连带着皇家银行的储备也增加不少以至于自己这个皇家银行股东跟着有了不菲的收益。
  
  更让王华欣喜的事,因为他首先主持精神文明建设,导致礼部尚书朱恩进而提出倡节俭、正风气之论,旋即又让严嵩等地方官纷纷开始整肃风气起来,而使得朝廷受益甚大,同时又的确抑制了社会奢靡之风,而使得朱厚照给他加了个“太傅”官衔,让他同马文升、焦芳一样,在生前成为正一品官。
  
  同样升官的还有朱恩,朱恩成为了礼部尚书,不过他却高兴不起来。
  
  此时,他的学生任鉴书正对他说道:“恩师!这严嵩在江南以整肃风气为名大肆盘剥士绅,使得士林里怨声载道,您若再不想办法,到时候朱家也会深受影响啊,您养在任家的儿子任礼就被严嵩借着违规纳妓为由革除了功名!”
  
  “什么!这,这,老夫还准等他考取进士后和他相认,这严嵩竟先断了我此念!这不是让我们父子无法相认吗,老夫这就上疏!”
  
  朱恩说着就愤然去了书房开始写起了奏疏。
  
  “陛下,虽说礼法乃朝廷根本,天下理应节俭,但若有奢靡之风,朝廷申斥劝诫便可,但如今各省官衙却以整肃礼法为由频频扰民,轻则罚款敛财重则抄没家产乃至羁押治罪,实为不得民心之举也!
  
  况如今,天下兴盛,民殷国富,绫罗绸缎已贱如苎麻,米粟膏粱则堆积如山,盛世之民当以锦绣为衣,方咸圣皇文治之功,此时却任由绫罗绸缎烂于家,米粟膏粱霉于库,而为遵循太祖时之礼制,可为不合时宜也不近人情啊,陛下!”
  
  现在,很多御用文人以及改革派的地方文官都打着朱恩的论点在地方上大兴整肃礼制运动,以至于士绅们叫苦不迭,并因此恨上朱恩,甚至开始揭露朱恩各种不遵礼制和奢靡的行为。
  
  礼部尚书朱恩很为自己提出的倡节俭、遵礼法的观念后悔,再加上任礼功名被革除的事更刺激了他,所以他赶紧上了一道奏疏,希望可以补救一下自己在儒林士绅间的名声。他自然也不敢直接说严嵩的不是,毕竟他也知道严嵩是简在帝心的。
  
  朱厚照看见朱恩这样一道奏疏后,宣旨召见了朱恩,并问着朱恩:
  
  “朱恩,之前你的奏疏上说天下民困,尚有饥民难有每日之饱,在你家乡,每至冬季更有百姓因严寒而被冻死,因此,你建言朕为君当开节俭之风,当停各地采办,罢天下镇守太监,乃至不应扩建宫殿,除了采办与镇守太监没撤回以外,朕很多都依了你,乃至现在都还蜗居于这狭窄的乾清宫内!”
  
  “既然民生如此艰难,为何如今你奏疏你又言天下兴盛,民殷国富,绫罗绸缎已贱如苎麻,米粟膏粱堆积如山,照你这样说,天下岂不是早已无饥寒之民?!
  
  也罢,朕也信你,那么朕问你,既然绫罗绸缎已贱如苎麻,那现在大明每年棉布产量是多少、丝绸产量是多少,粮食产量多少,能否满足天下百姓之衣食?”
  
  朱厚照冷言问着朱恩。
  
  朱恩一时不知该作何回答,他没想到陛下会联系自己前后上的两道奏疏诘问自己,更没想到自己不过依据如今的社会现象比喻了一下大明绫罗绸缎很多粮食也很多而已,却被陛下问起大明每年棉布丝绸产量与粮食产量起来。
  
  “回禀陛下,臣言语不当,请陛下治罪,但臣言天下有饥寒之民是肺腑之言,言当朝乃极盛之朝也是肺腑之言!至于棉布、丝绸、布匹等粮食产量,此乃户部之事,臣分属礼部,自然不敢过问。”
  
  礼部尚书朱恩回道。
  
  “皇明报正德九年三月版第二期,一行黑色大字将大明正德八年粮食、棉布、丝绸等产量数据写在了第一面头面,你没看还是没记住,连街头百姓都知道大明户部每年收多少粮食,偏偏你这个礼部堂官,正三品大员还不知道!你既然不知道,谁给你的胆子在朕面前信口雌黄!绫罗绸缎贱如苎麻,米粟膏粱堆积如山,你当君前奏事是写文章吗!可以随便瞎扯吗,今天民富,明天民困,朝堂问政岂能如同儿戏!你这礼部尚书是怎么当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