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杀破唐 > 第247章 绑票

第247章 绑票

第247章 绑票 (第2/2页)

林英道:“属下也是这个想法。”
  
  李茂凝眉思忖片刻,道:“盯住跟他来往的人,查明身份。”林英道:“院中人手不够,只能求助江湖上的朋友帮忙。”李茂道:“找几个可靠之人,不要吝啬钱。”林英应诺,要走,又被李茂唤住,李茂叮嘱道:“此事你不要露面,假手他人,留有余地。”
  
  林英道:“属下明白轻重。”
  
  上都进奏院在各部寺监司都安插有耳目,但这些人与神通广大的铜虎头根本不在一个层级上,他们多是一些低阶官员和吏,受金钱**,充当进奏院的耳目,探听一些无伤大局的普通消息,让他们刺探机密尚且难于登天,叫他们盯梢、抓人,那是绝对干不出来的。
  
  淄青因为在京城布设有另一条线,也就不愿在这上面投入太过的精力,加之王炳臣官宦人家出身,不知民间小事,对鸡鸣狗盗的勾当也不大瞧的上眼,因此更是敷衍不做准备。
  
  以致一旦有事,举目望去却无一个可用之人。
  
  林英提议请江湖人物帮忙,自是合情合理,当然李茂也相信林英即使不请江湖势力,也能将与李淆来往的人秘密拘押起来。
  
  果不其然,两日后,林英密报捉到一个与李淆来往的人,请李茂亲自审讯。所谓审讯就是用刑,进奏院里设有一间密室,专门用于审讯,但在王炳臣掌院期间,这里极少被启用。
  
  李茂授命摩岢神通主审,摩岢神通不懂什么审讯技巧,唯独心硬手狠,被擒之人熬刑不过,只好交代,他承认自己是受原淄青营田副使李方的派遣来长安给李淆送一封密信,信的内容他不得而知,但行前李方曾向他承诺,李师道晋身节度副使之日便让他做寿张县令。
  
  李淆接信后也有口信托他带给李方,说他即刻着手游说淄青籍官员出面保奏。
  
  事情再清楚不过,李方和李淆暗中勾结,联手运作李师道晋升节度副使。
  
  林英道:“事关重大,得立即禀知节帅。”李茂道:“单凭一份口供,怎能证实是李副使所为?万一是被小人设计,岂非惹出大祸?”林英道:“此等机密事,不大可能还有他人知晓,又如何印证?”李茂思忖片刻,道:“眼下只有请李大夫自己来证明了。”
  
  林英吃了一惊,道:“绑架当朝三大员,这个……实在是太冒险了,万一不慎,朝廷追究起来,非但你我担待不起,还要连累节帅蒙羞。”
  
  李茂道:“非如此,难以查明真相。徒增兄弟猜忌而已。”
  
  又道:“此事我来做主,你执行便是,不会累及你。”
  
  李淆归朝后,仕途无望,深居简出,坐吃等死,他极少出门参加宴会,因为是散官,除非朝廷大典,一般朝会都告假不去,对这些藩镇来朝的官员,朝廷也懒得搭理,正好做个顺水人情,他不来也没人去请。
  
  李淆深居简出给绑架带来许多难题,林英策划的几个方案都以失败而告终。这个时候,有人向李茂报告说李淆有个习惯,每逢大雨初晴日,总要到距离宅邸一里外的丰大坊去吃一碗羊杂碎,这种羊杂碎里放了辛辣的调料,人吃后要冒一身大汗,对祛除风湿很有效果。
  
  李茂大喜,指示林英买通长到李淆府上的王姓太医,了解到李淆的确患有些风湿病,一到阴雨天便发作,发作时苦不堪言。
  
  李茂要林英在李淆常去的丰大坊羊汤馆旁租赁一间门面,聘请一位师傅也做羊汤生意。林英道:“他常去那家胡记汤馆,我去探过,是百年老字号,在丰大坊已经传了三代,味道十分地道,其中加了一味特殊调料,乃是独门秘传,外人难窥深浅。”
  
  李茂笑道:“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无妨。”林英心中虽然忐忑不安,却见李茂信心满满,也不敢多说什么。过了七天,长安城降了一场雨,二日拂晓,雨过天晴,天空如洗,空气十分清新。
  
  李淆被病痛折磨了**,挨到天亮,早早起来,领上两个随从向丰大坊走去。
  
  守候在他门外的探子急忙将李淆的行踪报知李茂,自昨晚下雨起,李茂就一直守在丰大坊,亲临现场坐镇指挥。得知李淆出门,李茂急忙打发十几个少年,手提着木桶前去胡记汤馆,不论好歹,将胡家的羊汤买个一空。
  
  随之第二波少年因为买不到汤,勃然大怒,将胡家羊汤馆砸的稀巴烂。(论文书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