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帝国争霸 > 第23章 陆战之王

第23章 陆战之王

第23章 陆战之王 (第1/2页)

到了前线,刘尊山没再跟丁镇南呆在一起,而是去了自己的营长座车,一辆增配了几部电台的指挥型坦克。
  
  要说的话,陆战队这次也是出了血本。
  
  迄今为止,陆战队就只有2个装甲营完成换装工作,用“ZT-99AL”主战坦克,替换下已经服役了30多年的“ZTT-69BL”中型坦克,陆战队也由此首次拥有了跟陆军主力部队同等的技术装备。
  
  过去的几十年,陆战队一直都被当成“养子”对待,主要技术装备要比陆军差一代。
  
  其实,在成为独立兵种之前,除了两栖战车与水陆坦克这类专用装备之外,陆战队的主战装备几乎都是从陆军那里拣来的二手货。
  
  即便到了现在,也没有多大改变。
  
  “ZT-99”系列主战坦克的产量已经超过了7000辆,已发展到第二代,仅“ZT-99B”的装备数量就超过了2000台,在陆军主力部队早已取代“ZT-80”系列主战坦克,成为了一线部队的顶梁柱。
  
  结果,陆战队是在去年才获得采购权,至今的装备数量还不到100辆。
  
  要说的话,陆战队的地位还不如盟国陆军。
  
  在此之前,已经向几个主要盟国出口了大约1000辆“ZT-99AG”,其中至少有400辆是陆军的二手货。
  
  其实,陆战队接手的第一批“ZT-99AL”也是陆军淘汰下来的二手货,只是按陆战队的要求做了改进。
  
  最主要的改造,就是换上最新式的52倍径125毫米坦克炮。
  
  至于电子设备,特别是至关重要的红外成像夜视仪,受经费限制,仍然是老款,并没有换成“ZT-99B”的新款。
  
  不过,换炮是最关键的改进项目。
  
  跟率先装备“ZT-80DG”的48倍径125毫米滑膛坦克炮比,为“ZT-99”研制,却没有能够赶上进度,在“ZT-99B”才正式列装的52倍径125毫米滑膛坦克炮,最大的变化,并不是身管更长,而是采用了整装炮弹,因此能够使用长径比更大,也就是威力更大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按照帝国陆军做的测试,用配套研制的新式尾翼稳定穿甲弹,在2000米上的等效穿甲深度高达600毫米。之前为48倍径125毫米坦克炮研制的,性能最好的分装穿甲弹的等效穿深也就500毫米。
  
  性能提高20%,可以说是非常惊人了。
  
  不过,这还不是最好的。
  
  已经完成研制,即将开始量产的第二代穿甲弹,理论穿甲深度为750毫米,而第三代穿甲弹的设计指标更高达850毫米。
  
  其实,就算是第一代穿甲弹,都能打穿现役所有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
  
  靠这门坦克炮,陆战队首次拥有了跟陆军相当的反装甲力量!
  
  在此之前,除了反坦克导弹,陆战队拥有的最犀利的反坦克武器,是“ZTT-69BL”的那门105毫米线膛跑。
  
  在某种意义上,“ZT-99AL”也是刘尊山最大的底气。
  
  去年的“西进149”联合演习中,另外一个装备“ZT-99A”的装甲营,在竞赛部分拿到全军最好成绩,其中火力部分的得分碾压了所有陆军装甲营,表现非常的抢眼,可以说给陆战队大大长脸。
  
  此外,在演习期间进行的火力测试中,一辆“ZT-99AL”打出的穿甲弹竟然在打穿了充当靶标的“ZT-55”的炮塔前后装甲之后,钻进后方的沙墙,而最终测试出来的穿透深度超过了2米。
  
  要把坦克炮的威力发挥出来,需要同样先进的观瞄设备。
  
  相对以往所有主战坦克,“ZT-99”的最大变化,其实是在观瞄系统上,或者说是发展坦克的思路。
  
  在上次大战结束后,特别是波伊战争结束之前,帝国陆军的主导军事思想,依然是为全球大战做准备。因此在对待主战装备的态度上,帝国陆军一直坚持以数量为重,质量差一点都无所谓。
  
  结果就是,从“ZT-55”到“ZT-80”,在设计的时候都是力求简单。
  
  当然,也不能说这样的思路有错。
  
  在上次大战中,特别是在前三年,坦克的平均服役寿命不到半年,巨大的战争损耗让任何先进技术都变得十分苍白。
  
  到了战争后期,就连一向注重技术的迢曼帝国,都放下工匠精神,开始抓产量。
  
  此外,技术带来的变化,没有大到足够改变战场平衡的程度。
  
  波伊战争结束,也就是战后的第二次军事革命开始之后,这种靠数量取胜的发展思路受到了挑战。
  
  要说的话,关键还是在技术上面。
  
  说得简单一点,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坦克,拥有更强的机动性能,更坚固的装甲防护与更凶猛的火力。
  
  此外,火力准确性提高了几个数量级。
  
  依靠双向稳定系统,主战坦克首次拥有对2000米外目标进行准确开火的能力。
  
  按照帝国陆军做的测试,“ZT-99A”对2000米外以每小时35千米速度行驶的目标,首发命中率不低于80%。即便自身也以同样的速度运动,“ZT-99A”的首发命中率都能达到惊人的60%。
  
  要在以往,这绝对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整个大战期间,坦克炮对1000米外目标的命中率不到20%,在动对动的情况下连一成都没。
  
  上一代的“ZT-80”都没有真正意义的动对动射击能力,而在静对动的情况下,命中率不到50%。
  
  也就是如此高的命中率,让由坦克主导的装甲战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
  
  此外,由热成像夜视仪赋予的强大的夜战能力,也首次让装甲部队获得了在夜间发起突击的能力。
  
  准确的说,是提高了夜战的门槛,让夜晚成为了掌握先进技术一方的主场。
  
  总而言之,正是技术的进步,让坦克性能突飞猛进,并由此让装甲战术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
  
  也就是在“ZT-99”问世后,帝国装甲部队才开始由多向精转变。
  
  在此背景之下,陆军才更加重视以武装直升机为首的航空兵。
  
  用陆军将领的话说,过去是依靠海量的坦克对付敌人的钢铁洪流,而在坦克不够用的情况下,就只能指望以反坦克为主的武装直升机,也就是凭借航空兵提供的打击力量来弥补装甲力量的不足。
  
  当然,很多人都忽视了一个更关键的问题。
  
  导致陆军装甲部队由多向精转变,根源是在成本上,也可以说是钱的问题。
  
  “ZT-99A”的出厂价几乎是“ZT-80DG”的两倍,日常维护成本也高出了50%,全寿命费用更是贵得离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