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帝国争霸 > 第37章 地面部队

第37章 地面部队

第37章 地面部队 (第2/2页)

其实,施授良一向就以护短出名。
  
  2个师的兵力,即便是解放科威特都显得有点捉襟见肘。
  
  关键就是,不可能为解放科威特而解放科威特。
  
  说得直接一点,不能因为只为解放科威特,就只盯着科威特,把作战范围严格限制在科威特境内。
  
  做策划的时候,丁镇南就多次提到了这个问题。
  
  此战不但要解放科威特,还要全歼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而且是歼灭,不能打成追击战。
  
  简单的说,就是不能让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逃回去!
  
  这样一来,就必须打包围战,需要从西边突击,因此2个装甲师的兵力还真不够用!
  
  所幸,还有陆战队。
  
  其实在最初的时候,陆战队就想包圆,即承担全部作战任务,提出最多可以向波沙湾地区部署3个师。
  
  可惜,这显然不大可能。
  
  别说施授良是陆军上将,不会让陆军作战部队坐冷板凳,就算首辅周涌涛,也不会让陆战队专美。
  
  此外,陆战队其实是在吹牛。
  
  道理也很简单,陆战队常备的作战部队也就只有5个师。
  
  第一陆战师负责守卫从斯卡帕湾到迪戈的,夕落洋与梵炎洋上的所有战略基地。第二陆战师负责守卫从阿留群岛到库克群岛,东望洋中部群岛链上的几十座军事基地。这两个陆战师属于战略级别的守备部队,别说是和平时期,哪怕在大战爆发之后,也要在替换部队到位之后才能调动。
  
  可见,陆战队能调动的其实也就只有3个师的兵力。
  
  其实还不到3个师。
  
  驻扎狭夷皇国、北马群岛与图克要塞的第四陆战师,最多能抽调一个旅的兵力。驻守斯里兰卡与东南地区的第三陆战师,也只能抽调一个旅的兵力,因此实际可调用的只有1个师又2个旅。
  
  能成建制出动的第五陆战师,还是战略预备队。
  
  虽然跟陆军不一样,陆战队的5个师不存在缺编的情况,但是充当预备队的第五陆战师的战备率一直都不太高。
  
  和平时期,第五陆战师只有约60%的官兵在岗。
  
  当然,这也跟陆战队的轮换制度有关。
  
  不过,也不是说陆战队没法投入3个师的兵力,只是真要投入3个师,就必须立即进行动员。
  
  在陆战队的编制体系中,还有5个在编预备师。
  
  只是,这5个师其实都只有师部,平时的编制人员不到3000人,得从预备役部队征召兵员。
  
  虽然在理论上,最多只需要15天就能够完成整编工作,但是在大战之后,帝国从来没有征召过这5个陆战师。
  
  原因也很简单,太麻烦,而且耗费也太大。
  
  关键不是人员,是主战装备。
  
  因为平时只保留了指挥框架,所以这5个预备师并没有配备主战装备,在整编的时候只能启用封存的装备。
  
  先不说封存装备的性能如何,只是启用就非常麻烦,而且需要不少的经费。
  
  在用完了之后,重新封存又要花一大笔钱。
  
  正是如此,陆战队才建立起了独一无二的轮换制度。在和平时期,让各个陆战师的官兵交替轮换,从而依靠大约60%的主战装备,让所有的在役官兵都能获得足够的训练时间,保持足够高的战斗力。
  
  当然,出动不了3个师,派1个师参战还是没问题。
  
  不过,问题就出在这里。
  
  到底是哪个师!?
  
  即便到了现在,陆战队都没有发来确认的消息,只保证,肯定能够在发动地面进攻之前让1个陆战师部署到位。
  
  其实,丁镇南需要的就只是1个陆战师的兵力。
  
  按照由他亲自拟定,并且得到了施授良肯定的作战计划,在地面战争阶段,由陆战队在两河河口进行两栖登陆。
  
  简单的说,就是在巴士拉的东南登陆,并摆出强攻巴士拉的架势。
  
  其实,只要登陆就行了。
  
  巴士拉南面的3号公路,是唯一到科威特的高等级公路,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就全靠这条公路了。
  
  也就是说,只要陆战队在河口三角洲登陆,伊拉克军队必须进行反击。
  
  不管是为了继续占领科威特,还是要在这边跟联合部队决战,或者是从科威特撤军,伊军都必须死守3号公路。
  
  其实,这就足够了。
  
  丁镇南并没有指望靠陆战队来解放科威特,而且从战略层面上讲,两河河口也不太适合大规模的装甲会战。
  
  主力,依然是陆军的2个装甲师。
  
  至于战术,其实也算不上是秘密。
  
  简单的说,就是由陆战队在东边佯攻,陆军装甲部队从西边发起突击,迂回到伊拉克军队的后方。
  
  这个战术,已经得到了施授良的首肯。
  
  不过,具体方案至今都没有确定下来。
  
  头号问题,其实就是迂回的范围。
  
  2个装甲师的师长与高级军官希望能够把范围扩大一些,以攻打巴士拉为目的,不仅仅局限于歼灭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施授良认为,在兵力投入不够,后勤保障未必能够跟得上的情况下,还是应该以稳妥为主。
  
  丁镇南也认为,没必要搞得太大。
  
  不是说害怕打败仗,而是在政治层面上就不允许攻占巴士拉,或者说在打下了巴士拉之后还是得撤走。
  
  那么,何必去攻打巴士拉呢?
  
  如果是为了打击伊拉克军队,大规模轰炸就足够了。
  
  此外,巴士拉也不是说想打就能打下来的。
  
  按照丁镇南的评估,哪怕投入2个师,火力支援也不是问题,强攻巴士拉的作战难度都十分巨大。
  
  要搞不好的话,保不准还会在此翻船。
  
  这也是施授良最担心的问题!
  
  当然,最为关键的,其实是前期准备时间。
  
  如果按照攻打巴士拉做准备,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囤积作战物资,特别是装甲部队高度依赖的燃油与弹药,而这就意味着需要延长第二阶段的作战时间,需要在空中打击阶段耗费更多资源。
  
  后勤保障本来就跟不上,这前后都要耗费更多物资,那就更成问题了!
  
  把目标降低点,后勤保障的压力就能降低许多!
  
  不过,到底怎么打,并不是由丁镇南决定,也不是由施授良决定,是由远在帝都的首辅决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