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汉天子 > 第四百九十五章 荡阴之战

第四百九十五章 荡阴之战

第四百九十五章 荡阴之战 (第2/2页)

余下的三万来人,选择投靠汉军。这些人,本来就没有田地,即便回家,也没有营生,与其回家挨饿,还不如留在汉军,不管怎么样,起码能有口饭吃。
  
  对于这些愿意留在汉军的三万降军,谢躬眼馋不已。
  
  要知道刘秀麾下已经有十多万的大军了,而自己手里,现在还不到五万人,倘若能把这三万降军收入麾下,他在河北的实力能提升一大截,在刘秀面前也更有底气。
  
  只是这三万降军,可不是他想要就能从刘秀那里要过来的。荡阴之战,以汉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此战,汉军不仅一举平定了魏郡之贼患,而且还重创了青犊军,让青犊军折损了十多万人,并成功击杀了青犊军三巨头之一的孙礼
  
  。
  
  但是这一战还远远没有结束,听闻孙礼在魏郡战败被杀的消息,身在河内的孙冒部和孙登部,都在率领着各自麾下的大军,向魏郡方向进发。
  
  其来势汹汹的劲头,明显是奔着为孙礼报仇而来。与此同时,尤来军也在不断的向魏郡方向靠拢,看起来,青犊军和尤来军似乎已经联手一处。青犊军目前有兵力二十多万,尤来军的兵力十多万,两者的兵力加到一起,
  
  有三、四十万之众,这么多人若是进入魏郡,先不说汉军能不能应对得来,魏郡非得被搅个底朝天不可。
  
  在荡阴军营里,刘秀召集谢躬,以及麾下众将,商议如何应对青犊军即将到来的报复行动。谢躬眉头紧锁,一筹莫展。己方虽然刚刚获得一场大胜,但孙礼部毕竟才十万来人,战力不强,可是现在,以孙冒、孙登为首的青犊军有二十多万人,与青犊军一同向魏
  
  郡而来的尤来军,也有十多万人,这么多的敌人,己方能应对得来吗?
  
  他清了清喉咙,说道:“萧王,贼军兵力众多,且来势汹汹,我方……不如暂避锋芒,方为上策啊!”
  
  寇恂眼神黯了黯,幽幽说道:“谢尚书,我军可以躲,可以暂避锋芒,那魏郡之百姓呢?他们也能躲,也能暂避贼军之锋芒吗?”
  
  谢躬被寇恂质问得哑口无言,地垂下头,沉默未语。
  
  寇恂看向刘秀,正色说道:“大王,此战,我军避无可避,只能与贼,决一死战,方可保存魏郡百姓之性命!”
  
  孙冒和孙登,就是为报孙礼的被杀之仇,汉军跑了,他二人在魏郡找不到汉军,满腔的怒火就得发泄在魏郡百姓身上,到时,不知得有多少无辜之百姓蒙难。
  
  所以,他们现在根本不能跑,只能战。打赢了自然是最好,战败了,孙冒、孙登也会杀他们这些汉军泄愤,不会殃及到魏郡百姓。
  
  谢躬有听明白寇恂的意思,他忍不住轻轻叹息一声,说道:“早知如此,我们当初不该杀孙礼啊!”
  
  寇恂提醒道:“孙礼残忍好杀,不知多少无辜之人惨死在他的手里,罪无可恕,理应伏法。何况,孙礼是被其部下所杀,并非我等动的手。”
  
  刘秀摆摆手,现在不是争论这些的时候,他环视在场众人,问道:“谁有破敌之策?”
  
  一直稳如泰山的邓禹,闻言一笑,拱手说道:“敌军虽众,但皆为匹夫尔,不足为虑。”
  
  谢躬精神一振,急忙追问道:“邓将军可有破敌之良策?”
  
  邓禹说道:“与其留守魏郡,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杀贼军个措手不及!”
  
  谢躬面露惊讶之色,喃喃说道:“主动出击?”
  
  邓禹说道:“孙冒由犬射向魏郡进军,孙登由温县向魏郡进军,尤来军,由山阳向魏郡进军,三路贼军,出兵的地点为三处,抵达魏郡的时间也各不相同。”
  
  听闻这话,在场众人纷纷点头,谢躬也是点头表示没错。邓禹继续说道:“孙登由温县发兵,距离魏郡尚远,可暂时排除在外。山阳虽离魏郡更近,但尤来军显然不想打头阵,故行军速度缓慢,反倒是由犬射发兵的孙冒部,会先
  
  尤来军一步,抵达魏郡。倘若让三路贼军的兵力汇聚在一起,三四十万之众,我军的确难以应对,但若是分而击之,我军可轻取之!”
  
  用现代用语来解释邓禹的战术,就是打时间差。
  
  三路敌军,三条进军路线,不可能同时抵达魏郡,其中必然有个时间差,只要抓住这个时间差,汉军便可以逐一击敌,将敌军各个击破。
  
  人们认真考虑着邓禹的战术,经过反复斟酌,认为这应该是对于己方而言,最佳的战术了。
  
  谢躬幽幽说道:“对付十多万的敌军,的确要比对付三四十万的敌军轻松许多,可是,他们要连续打三场啊!”
  
  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要连续打三场硬仗,神仙也受不了啊!这时候,刘秀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我们不会连续打三场,充其量,就是打两场,甚至,极有可能只打一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