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帝国行 > 第309章 积变(32)

第309章 积变(32)

第309章 积变(32) (第1/2页)

“公孙相国。”百里燕(既魏贤)继续说道:“所谓天下一统,归根到底不过是一小撮人,最后决定天下人之命运,自古以来,坐江山者除凤毛麟角之开国元勋,后继者无不是为求一己之私,一人之欲,而凌驾与普天之下芸芸众生,仅此而已。
  
  就魏某在邵平所见所闻,魏某敢断定,黑巾叛军气数断不会超过十年,十年之后,黑巾军必败无疑。”
  
  “呵哈哈……倘若十年之内中原一统呢,魏将军又可曾想过!”
  
  “呵呵……”百里燕沉声一笑,无法解读出任何实质的内容,但他随后话锋一转说:“据魏某所知,中原大地从晋国东海之滨,到西海西貘夷蛮地,地域辽阔版图巨大,东西纵横近三万里路,南北纵横最长处逾万里。
  
  步军自东向西行军一个单程需近一年时间,且是走驰道、官道。一来一往便要两年,大军调动是何其之缓慢,消息传递又是何其之滞后,想要在十年之内一统中原,是痴人说梦。
  
  当然,据魏某所知,黑巾军早在卫国境内布下暗桩,只待南线打通徐国与卫国接壤,卫国境内叛军便会立刻起事,与之呼应。纵然黑巾军能达成所愿,所需之兵马钱粮将无可计算,即便黑巾军笼络到天下富甲,面对版图之内兆亿百姓,战后必然一片废墟,届时别说养活兆亿臣民,就连千岳山以南金雪狄也抵挡不住,又何来太平盛世。”
  
  “哼,那魏将军可知,我公孙岳在过去十多年间,为黑巾筹划了多少粮草。”
  
  “相国不说,魏某正要说起此事。相国当年推行《农桑令》,美其名曰为振兴咸国,实则是为黑巾军筹粮,同时籍此激发民怨,为此后的叛乱埋下祸根。当年奉阳君叛乱,便是你之所为。目的,便是将《农桑令》之失败,转嫁给民变,同时为你转移粮草寻找掩护。”
  
  “不错,《农桑令》本意,便是将咸国粮草在暗中转移出境,同时激化权贵与百姓隔阂,激变民情。奉阳君叛乱,便是激化民变的第一步。
  
  奉阳君反,各地暗藏之钱粮,便可名正言顺以叛军渠道输往咸国之外,同时晋国必然趁势起兵伐咸,咸国必败无疑。只是不曾料到啊,魏将军为赵逊所用,竟然一举扭转江东战局。”
  
  “但却并没有妨碍你的计划,不过魏某好奇,相国大人在十多年间究竟从咸国向叛军输送了多少钱粮,据魏某所知,叛军似乎并不缺粮草,只是运力不足,导致粮草供应不济。”
  
  “魏将军想知道?”公孙岳此时没来由的自信,甚至说傲然一身也不为过。
  
  百里燕吃不透其中深浅,遂试探问道:
  
  “据魏某估算,叛军作用南北一百二十万大军,与数百万民夫,若是从去年算起,两年之内应该不会缺粮。以此计算,叛军军需囤粮至少在一千五百万石以上,而且是最少,还不计入辖内所需赈济的官粮。以咸国过去十多年土地产出,与粮食自然损耗和仓储推算,咸国流出粮草甚至超过两千万石。”
  
  百里燕的推算,建立在咸国当下生产力和人口基础之上,但也仅仅是站在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角度估算的数据,全然没有公孙岳身居高位,真正掌握的权柄资源更为细致全面。
  
  此时公孙岳仍然信心十足,丝毫不为百里燕的说辞所动,他说:
  
  “哼哼,某说十年之内一统中原绝非空言,倘若只有两千万石粮草,仅凭一百二十万大军,十年之内绝无一统中原可能。”
  
  “那是多少!”
  
  “五千万石!”
  
  “什么啊!”
  
  百里燕闻讯大惊之色,脑中猛的炸开一个响雷,顿时一片空白愣怔在那。公孙岳见他骇然,此刻愈发泰然:
  
  “魏将军,五千万石粮草可否供两百万大军六年只需。”
  
  “这么说,你们是将粮草都转移到了孙国!”
  
  “正是,除了咸国,其实长孙、孙国、志国、卫国,都有源源不断的粮草在战前运往孙国,只不过都没有本相手段通天罢了。若以此计算,没有一万万石粮草,八千万石总有。八千万石粮草,供应两百万大军十年绰绰有余。十年之内只要民力充沛,几无粮草之忧,可全然放手一搏。”
  
  “卑鄙,无耻!”百里燕破口大骂,心中不禁为此骇人听闻的数字感到震惊。
  
  带有谷壳的粮草的仓储期在三到五年,三五年之后,粮食的营养和质量逐年下降。一般而言,在条件和气候良好的情况下,保存八到十年的变质率不会超过百分之二十。【注1】
  
  当然,这里的变质随着时代的变迁,标准也不尽相同。现代标准和农耕时代的标准截然不同,生产力低下的年代,能吃便是粮。
  
  时下粮草存储二十年也是常有的事,只要没有霉变到无法食用的地步,用作口粮并没有任何问题。
  
  而粮草入库同时不仅存储,每年都有制度化的进出库制度。
  
  当新粮上市,是新粮进库陈粮倒库的节点,叛军将大量陈粮贩卖入市场,尤其是推行《农桑令》的咸国,将陈粮运入咸国贩卖,同时利用公孙岳这个暗桩,以及不计其数的商贾,将新米运出,从而保证咸国的粮食,源源不断运往孙国秘密囤积。
  
  要说十五六年间,经公孙岳之手,运往国外的粮草有五千万石,绝非虚言,甚至根本不止这么些。明里暗里还有其他渠道,这样算起来,五千万石的粮草只多不少,还只是个保守数字。
  
  即便按百分之三十的最大自然损耗,不计意外损失,仍有三四千万石的粮草可供叛军使用,算上从其他诸侯列国渠道弄来的粮草,没有一亿石粮草,八千万石恐怕不是空话。
  
  更何况叛军现在还在积极恢复农业,其库存的实际损耗从今年开始,便会基本持平甚至盈余,尤其是实行《清户粮》之后,其对粮草的控制将达到极限。
  
  照此发展,黑巾军当真能在十年之内扫平中原列国一统天下。
  
  当下的这片大陆,从最东海之滨到最西端的西貘夷陆路边境,有一条贯穿东西的驰道,总里程约在三万里左右,算上沿途的曲折和道路的自然弯曲,三万里还是保守数字。
  
  南北宽度从长孙国北海岸,绵延到到徐国最南部边境,直线总里程有一万两三里,还不算从徐国南境前往千岳山防线的这两千里地,更没有算千岳大草原向,南深入金雪狄腹地的距离。
  
  如此已知的巨大版图总面积,实际上远远超过了欧亚大陆版图总面积之和,甚至还要加上一个北美洲。【注2】
  
  这般巨大版图,在青铜器时代历经四次统一,四次分崩离析,究其原因,是通信技术严重制约了行政管辖,难以保证信息的时效性。
  
  因此每一次的统一,都是一次藩王分封的开始,不实行分封,其结果是上传下达最快也需要半年时间,一个往返就需要一年,行军打仗所需时间和粮草百分之八十浪费在行军上。
  
  陈朝灭亥朝用了近四十年,号朝灭陈朝用了六十年,梁朝灭号朝,尽管用了二十年,如果没有景尚公李氏关键时刻臣服,拱手让出半壁江山,版图的统一至少还需要历经二十年。
  
  也就是说,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之下,一统江山需要半个世纪,根本原因是战争物资的消耗,和战略对峙的此消彼长。
  
  任何叛乱多半情况下都是仓促起事,即便有准备,也仅仅是为少部分人马分散准备的战争资源,一旦投入战争,就需要扩张地盘、经营地盘和根据地,使之恢复农业和军需生产,为大军生产一切所需之军需物资,这个过程短则两三年,长则八九年。
  
  而新扩张的地盘又需要安抚民生,恢复农业生产保证民情稳定,又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此消彼长之下,战争潜力的积累往往需要一个漫长周期。
  
  中国历史上统一之战最短的恐怕要属解放战争,这也是在技术进步和人心所向的大前提之下的大一统,中国历代王朝一统,莫不是十年乃至二三十年,甚至是百年。
  
  且版图也仅有四五百至一千万万平方公里,如今的梁朝版图,是中国国土面积八九倍,如此巨大的版图,要用几十年时间事完成统一,除了契机,更多需要物资的储备和人力资源。
  
  公孙岳断定叛军十年之内一统版图,很显然是充分考虑到了叛军现有的物资基础,足够黑巾军养两百万大军十年之用,十年之内即便维持最基本的农业生产,黑巾叛军也能源源不断得到粮草补给。
  
  只需经营好既有的地盘,扩张后的地盘和占领区,甚至可以先不去管他,直接将人力抽走,供应大军物资所需,如此便有可能在十年之内重新实现版图的统一。
  
  不能不说,公孙岳的计算高明之处,在于其以咸国一国之力,在列国的眼皮子底下,养活了一百多万叛军,这是何等的讽刺。
  
  当想到细处,不禁令人头皮发麻恨之入骨。
  
  “你们绝不可能得逞,妄想!”百里燕咬牙切齿道。
  
  “呵哈哈……难道魏将军以为,能靠三国数十万乌合之众,抵挡我军百万雄师不成?”
  
  公孙岳讥诮道,百里燕却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