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 436.空白的六百年

436.空白的六百年

436.空白的六百年 (第1/2页)

张大有些不解:“陛下,这科举是何物?”
  
  子受定了定神,开始忽悠。
  
  他沉声道:“在纸上出题统一考校,分科而举....”
  
  子受将自己所了解的科举给张大说了个大概。
  
  张大恍然:“原来如此,此事事关重大,还请陛下容臣多花些时日,拿个章程出来。”
  
  三两下忽悠完张大,子受长出一口气。
  
  搞定了。
  
  科举有优点,这是毋庸置疑的,开放考试能吸收大量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统治基础,选拔官吏也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
  
  可这世上存在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事情吗?
  
  科举也有大量缺点。
  
  有了科举,靠考试选官,什么文王渭水访贤,刘备三顾茅庐的佳话就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了,减少了挨刺的可能。
  
  再者,科举制堵死了小吏的上升通道。
  
  那些开始自学的新官,有不少都被充作了小吏,他们是没有经历科举的,而在科举出现后,无疑更加低上一等,上升的路就堵死了,小吏没法升官,就只好捞钱。
  
  宋江原来担任的郓城县押司就是小吏,为啥要反,看不到前途呗,黄巢几次没考中科举,《不第后赋菊》出来了,反诗啊!
  
  这说明什么?科举容易导致吏治腐化!
  
  最关键的是,科举的可操作空间极大。
  
  科举制前后经历一千多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这一制度是个好制度,但只要内容一改,味道就变了!
  
  隋朝开始有科举,可那时候没选出几个人才来,到了唐时才真正通过科举选出了人才,这就是科举内容的重要性。
  
  尤其是明清两代,考试的内容狭隘,明朝只设进士一科,还来个八股文,这时候问题就打了,清袭明制,搞的更僵化。
  
  子受对此很有自信,只要控制好内容,科举是好是坏,就全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而且极其不容易挨刺,因为历史已经证明过,他知道科举的好处在哪儿,反转的地方在哪儿,只要刻意避开,群臣压根没有下刀的地方!
  
  就算再退一步,内容上不太可控也没事,只要确定了科举,很大程度上就能赚些昏庸值,毕竟科举本质上还是智力考试,选拔出来的官员毫无政治经验,对于治理地方完全没数,明清很多调任地方的官员离开师爷就玩不转了。
  
  这一切加上前头的吏治腐坏,还用发愁吗?
  
  解决了招贤馆的问题,子受稍微放心了一些,开始动手操作另一件事。
  
  都怪那些破贵族,赖在朝歌不走,还乱发些报纸,这才导致了混子们自发学习,怎能不惩治一番?
  
  你说你家先祖怎么怎么牛逼就怎么怎么牛逼?
  
  不行,凭啥啊?你说牛逼就牛逼了?我反对!
  
  子受当即就派出人手,通过自己发售小刘备的渠道,刊发了一大堆新奇的看法。
  
  比如大禹可能没有传位给启,而是传给了伯益,启是杀了伯益之后才取得了王位。
  
  又比如,如今大商群臣所推崇,助成汤平定夏桀创立大商的伊尹,可能是个窃国大盗,想抢成汤孙子太甲的王位,而世人流传的无能之君太甲实则是个有为之君,杀了伊尹夺回了王位,重定天下。
  
  而这些惊世骇俗的看法论点之中,最容易引起轰动,让人声讨的,便是尧舜禹的禅让。
  
  真的是禅让吗?我不信。
  
  尧幽囚,舜野死。
  
  舜可能是趁着尧年老昏聩,抢了尧的位置,还将他囚禁起来,后又流放,甚至不让尧的儿子朱丹去见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