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隋风烈 > 第149章 李渊趁乱欲掳民 广通渠廷议通过

第149章 李渊趁乱欲掳民 广通渠廷议通过

第149章 李渊趁乱欲掳民 广通渠廷议通过 (第2/2页)

“不过,嗣昌所言的出兵理由苍白了些,毕竟还有皇上的劝解口谕在前,这口气唐公当初也是忍了的。若是反复了,在皇上那里须是不好交代。”裴寂这席话一说完,不光李渊连连点头,在座的众人也声说是。
  
  当初,文皇派钦差过来做唐公和晋王的和事老,可是带着好几个优惠条件来游说李渊的。从经济利益上是给足了李渊面子的。李渊可是当着钦差宦官的面,签字画押不再追究失民一事的,确实不能反悔的。
  
  “唐公,本将有一计可为我唐军南下借口,出师有名。”就在大家都觉问难时,李渊最为依仗的大将刘弘基大声叫了起来。
  
  众人听了也都看向刘弘基将军,这刘弘基身为大将也颇具谋略,乃是李渊手下军中第一人。
  
  李渊也不由得惊异的看向刘弘基,问道:”弘基将军有和高见,快快道来。”
  
  “我唐军中也多有异族将士,不若挑选数百人伴作突厥流寇,分作十数股,分散潜入我与河东郡交界处各集镇骚扰百姓,我唐军便可借围剿流寇之名先剿灭我地界中的一部分,然后顺势进入河东郡几县追击或以剿杀为名将这几县百姓虏回即可。”刘弘基见众人都望他,便急忙将心中所想说出。
  
  “不错,好计!只需再完善些细节。呵呵!”裴寂听完最先拍手叫好,这条计策在他眼中堪称完美,朝廷、晋王等处都说得过去。
  
  “呵呵!那就拜托裴公和嗣昌与弘基将军多商议,待泽州晋军与那绿林豪强们战端一起,我军便可趁势南下,好歹也要让本公出出气。”李渊此时心情大好,不由的说着。
  
  议事完毕后,裴寂和刘弘基就一些细节另行商议去了,柴绍也派出心腹前往泽州打探消息。因只在有数的几个高层商议,晋阳准备出兵南下的消息被有效的控制着,没有一丝外泄,就连河东晋阳军情处的细作也未曾发觉。
  
  绿林道与河东军争夺一处山寨这等小事自是上不了京城皇宫政事堂的。加上瓦岗山距离洛阳、济南、蓟州等处又远,如此小规模的争斗也不足以引得几处门阀的注意,所以争夺瓦岗这一仗文皇杨坚毫不知情。现在引得朝堂震动的大事就是已经开始挖掘的通济渠一事。这天的朝堂之上便有大臣上疏参奏晋王,弄的文皇在上也是左右为难。
  
  “陛下,晋王千岁在潼关河口处私自开河,修筑广通渠,虽未动用我户库钱粮,但本官以为此举颇不智也!”户部侍郎唐令臣这时正在朝堂中就晋王开广通渠一事发表着自己作为户部主官的见解。
  
  “潼关至我京城虽只有300里,但沿途多有士族官绅土地田亩,开渠势必引得民心不稳,此不智一也;原本黄河有支流渭水通我京城,为何不将渭水拓宽拓直?且不伤士族利益,此不智二也;动辄调用20万民壮开渠,若激起民变,则直接祸及京城,此不智者三也!有此三不智,还请陛下下旨让晋王千岁收回成命为宜。”这唐令书原本就是依附太子杨勇的,若是开渠成功,无疑将令晋王势力高涨,这对太子极为不利,故与越王等太子拥趸们商议后,便由他在朝堂发起异见,逼迫文皇向晋王施压。
  
  “陛下,老臣不同意唐大人所说。”太傅宇文述赶忙出列奏道,“从潼关到京城一线多为山地,士族官绅土地很少,晋王殿下早已想到此处,也有对应的补偿,不至于使民心动摇;唐大人是不知渭水水情,那渭水水量少,河道窄且弯曲,河底也极不平整,若是沿用渭水河道,工程量极大,不可取也!千岁在河东调集20万民夫开渠,征募的都是闲散之民,且按天给付劳酬,自是欢喜哪能民变,质疑者乃是庸人自扰尔!陛下,广通渠成,河东郡、洛阳府以致山东货物粮食都可用船走水路直入我京城,乃是快捷高效之途,为后代计,也是造福多矣!老臣以为当放手让晋王殿下施为。”杨二开广通渠一事早就与宇文述商议过,早将个中好处告知宇文述了。在这朝堂中一番言语也不过是在重复杨二的一套说词罢了。
  
  “陛下,本相认为这广通渠规模并不大,牵连的利益并不多,若是建成确实对我朝有利,且利在千秋,可让晋王千岁试之!”高熲见文皇又拿眼来望自己,便上前说道。其实在他心中也是暗自惊叹晋王的气魄和远见的,有诸多好处,不由得他不挺。
  
  “众卿还有谁有话说?”文皇先是脸色严峻,但听了太傅宇文述一席铿锵有力的话后,已将心中心结解开了,又听到自己信任的丞相高熲也赞成开渠,心中便不由得轻松愉悦起来了。
  
  “陛下,还请三思啊!”苏威、韩洪等人急出班奏道,但又无反驳之言。
  
  “嗯!诚如高丞相所言,无非是300里的工程,年内即可完工,中原物资、钱税等都是旱路运抵京城颇为不便,且需要动用极大人力、物力和牲口,成本极高。即是我皇儿出人、出钱开渠,那就让他去弄好了,我等静观其变就是。此事无需再议!”文皇见反对派也说不出什么了,便一锤定音,持不鼓励也不反对的态度。
  
  至此,有文皇的态度后,沿途士绅即便不满也不敢公然反对,更不敢顶风闹事了,这为杨二开渠奠定了好的社会条件。
  
  下朝后,宇文述将廷议的经过和结果写成书信,令府中心腹下人急送河东潞州转不知去向的晋王手中。
  
  确实是不知杨二此时的去向,就连潞州裴世矩等人也是不知的,只知道他去了山东地界,早先说过要去登州看港口看海,也说过要去泰州泰山拜谒天地,到底去往哪里无人可知。谁曾想过这年轻的王子竟然易容混迹于江湖豪强之中?就是心细如丝般的柴绍看出些端倪,也都不曾想到是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