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扶桑镜梦 > 第三十六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第三十六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第三十六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第2/2页)

“诸葛武侯治政如何?”事情不能再耽误下去,没说两句直秀就转入正题。
  
  “武侯一生谨慎,利济远不能及。然治大国如烹小鲜,如之奈何?”大久保知道直秀对自己不满意,但他也没办法啊——直秀之前到处指手画脚,大久保烦的不行,可轮到自己大权独揽后,大久保才发现自己也得这么干,不怎么干不行。
  
  奉行所上下就没啥有经验的施政人才,加上气氛宽松,任何一个决定都得吵上半天,大事小情往往需要一个有权威的人出来拍板。大久保作为首席文官,他也委屈得不行,不是我想怎么干,条件它不允许啊,大家都来找我拍板,我能怎么办?
  
  “你也乐在其中吧?”直秀用了洪荒之力才压下这句吐糟。
  
  最后直秀和大久保勉强达成一致,奉行所继续放权,反正有预算和预案,大差不差就让各组头自行决定,就算有差错也认了——白主就这个条件,迟早要锻炼人材,那就从现在开始好了。
  
  英吉利人劳伦斯曾经说过,工作具有时间上的填充特性。啥意思呢,就是你只要想干,总能发现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多少时间都不够用!以前直秀还不觉得,但到了白主之后深有体会,抓大放小、举轻如重,这都是逼出来的,世事没有如果,完美的计划和准备很难达到,所以工作是做不完的,只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沟通完毕,大久保立刻出发前往松前和江户,去松前是为了明确两家的关系,去江户是为了提高白主奉行所在幕府的地位——直秀不能擅自离开领地,大久保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随同大久保一起去松前的还有近藤长次郎和土佐商人富太郎。
  
  之前近藤长次郎通过吉田东洋搞了一个土佐商人的身份,这次以家乐屋支配人的身份去松前承包土地和渔场。
  
  而富太郎是土佐藩的御用商人,是新成立的土佐桂滨屋明面上的老板。
  
  土佐这几年商业发展的很快,尤其是才谷屋的清酒、芋头烧已经垄断了四国市场,在扶桑各地也开始扬名。
  
  高知原本有三家土豪,除了才谷屋还有柜屋和播磨屋。这两家豪商眼瞅着才谷屋发了大财,也动了心思,通过鼓动背后支持他们的上士家族,出资成立了土佐藩的官营商会“桂滨屋”,以便和实力越来越强的才谷屋抗衡。
  
  去年,也就是西洋历1851年,幕府下令恢复了原来的商人行会组织“株仲间”,打开了各藩商业流通的限制。
  
  株仲间是不同货物批发商“问屋”组建的行会,各类株仲间垄断了各种货物的流通权。以前是幕府对御领内的大城市商人发放此特权,用来控制扶桑的货物流通,大坂二十四组问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根据株仲间制度,各藩之间的交易只能通过株仲间进行,相互之间进行直接交易时往往受到幕府的各种限制和打击。
  
  但在“天保凶作”期间(1833年至1839年),席卷各地的农业大歉收导致物价飞涨,朝野上下普遍认为是株仲间的商人在其中推波助澜,而且各藩为了自救,开始不顾幕府法令自行通商,导致株仲间制度名存实亡。
  
  在舆论的压力下,主持天保改革的老中首席水野式部少辅下令解散株仲间,规定:各地物产在运往江户、大坂等城市后,不必再通过株仲间交易,允许庄屋、豪农等从事本地商业。法令下发后,各藩纷纷效仿,各地商业活动迅速增多。
  
  天保凶作已经过去了十余年,幕府和各藩的经济大为好转,为了掌控商业,去年幕府又恢复了株仲间制度。但已经放开口子的制度想完全恢复谈何容易,现在各藩背景的商人实力大增,株仲间的成员中增加了很多新面孔,发出的声音也不再是唯幕府为是。
  
  桂滨屋就是土佐山内家为了应付株仲间制度而成立了的商会。
  
  为了重建大商人垄断的局面,各类株仲间不得不接纳这些有藩国背景的新成员,因为不接收不行,这些御用商会基本都是各藩的影子,你不接收,他们就如之前一样相互直接交易,而如果强力压制,又因为对方人多势众,不撕破脸根本压制不住——此时以阿部侍从为首的幕府老中已经感受到西洋诸国的压力和内部的暗潮汹涌,对和所有诸侯撕破脸根本不予考虑。
  
  难怪后世有人认为,1851年新成立的株仲间,不但没有如幕府预期的重建以幕府为中心的经济秩序,反而使各藩得到了参与扶桑经济的机会,幕府之衰败由此而始。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土佐桂滨屋作为土佐藩的触手,这次到北地是来看看能否找到新的商机。
  
  至于桂滨屋和家乐屋为什么不单独去松前而是和大久保同行,这是大久保的主意,本来两家和松前家也没啥渊源,冷脸贴热屁股也就那样,而根据大久保给他们出的绝户计,两家和白主奉行所一起去松前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益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