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的女人 > 261 “远志”,不“当归” 262 “先主”

261 “远志”,不“当归” 262 “先主”

261 “远志”,不“当归” 262 “先主” (第1/2页)

写到《姜叙之母》,又想到另一个姜姓之人和他的母亲,这个人就是姜维。
  
  “远志”和“当归”是两味中药,母子俩用两味中药传递心中所想,被传为千年佳话。
  
  …………
  
  据《三国志》记载,姜维的父亲姜冏很早战死,姜维和母亲相依为命。这小伙子文武双全,在当地很出名。同时野心也很大,不甘心做一个普通的顺民,打算要建立功名。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战争,俗称“一出祁山”。
  
  战役开始之时,诸葛亮大军的进展顺利,很快便兵临姜维就职的天水地区。
  
  当时天水太守马遵正外出巡视,姜维和郡功曹梁绪、主簙尹赏、主记梁虔等人随行。听说诸葛亮即将率军进攻、各县郡纷纷响应之后,马遵立刻抛下姜维等人独自逃往上邽(guī)。
  
  到姜维等人发现太守马遵离去,并赶到上邽城下要求入城之时,太守马遵又怀疑姜维有异心,命令士兵紧闭城门,不让姜维等人进入。
  
  无奈之下,姜维等人只能回到冀县。
  
  不料,冀县官吏也不让姜维等人进入。
  
  姜维等人在走投无路之下,只能投奔对手诸葛亮。诸葛亮见到姜维,确实大为赞叹,决定好好培养下这位青年才俊。
  
  没过几天,包括冀县所属的天水郡在内,南安和安定等三郡纷纷响应诸葛亮,引起曹魏强烈震动。
  
  魏明帝曹叡立即派出大将军曹真和左将军张郃前往迎战。
  
  在街亭一战中,张郃打败诸葛亮的先锋马谡并夺取战略要地街亭,迫使诸葛亮不得不放弃刚刚夺取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向汉中撤退,曹军很快收复了三郡地区。
  
  蜀军全面撤退的当口,诸葛亮并没有如《三国演义》说的那样,派人去接回姜维老母。相反,姜维的老母仍旧留在了天水,已经投降蜀汉的姜维来不及到冀县接出自己的母亲,只能随着诸葛亮的大军一起离开了故土冀县来到了汉中。
  
  母子从此天各两边。
  
  …………
  
  诸葛亮的大军撤回汉中之后,曹军很快便将尚在冀县城中的姜维一家老小抓获。
  
  但是在如何处理的问题上却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所有人都认为姜维降蜀是迫不得已,认为姜维原本就没有背叛之意。因此姜维的家人并没有因此获罪,仅仅是将他们进行监视居住而已。
  
  对于姜维的母亲来说,中年丧夫,好容易把儿子抚养到二十多岁,却跑到了敌国,当然很不幸。她并不在乎蜀汉和曹魏谁正谁邪,但儿子总是娘的心头肉。
  
  后来打听到姜维在蜀汉当了将军,老母就写了一封书信过去,想让姜维回来。
  
  当然,我们也可以揣测,这封信有可能是魏国地方当局的安排。那么,就不能写的那么直接,所以,姜母就给儿子在信里写到“当归”。
  
  姜维收读了母亲的信后,思虑良久,执笔给母亲回了一封信,说明自己已经下定决心依附蜀汉。
  
  姜维在回信中说,“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姜维信中的“远志”与母亲的“当归”一样,都是药材,都是一语双关。
  
  一个是让儿子回去尽孝,一个是告诉母亲自己有远大志向,忠孝不能两全。母子之间均是意境悠长,但各自心态确是大不一样。
  
  不过,战争造成家人失散、分离,却始终是个永远的痛。这个遗憾无论在姜母,还是在姜维身上都是无法弥补的。
  
  姜维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他在蜀汉为官三十余年,这个年限已经超过了诸葛亮。
  
  在后期掌握兵权后,他多次北伐,与魏军杀得血肉横飞。甚至在邓艾、钟会大军压境,蜀汉灭亡的关头,他依然不惜用诈降之计,掀起钟会的大叛乱。
  
  最后计策失败,姜维全家被魏军所杀,姜维自己死后被剖腹,其胆大如鸡卵。
  
  姜维再没与母亲相见。
  
  262“先主”的母亲
  
  接着,是《“先主”的母亲》。
  
  …………
  
  史籍里通常称刘备为“先主”。
  
  关于刘备的母亲,史籍里介绍的很少,少的只有两行字,“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刘备名义上是汉室宗亲,但是当时的生活条件很糟糕,父亲过世很早,家里很贫穷,只能靠卖草鞋草席维持生计。
  
  本来人穷志短,刘母想想,卖草鞋草席虽然发不了财,但也算是一门手艺,就让刘备子承母业,安安心心在集市上做这个小生意,再娶一个老婆,生一堆儿子,自己做为长辈的使命也就算完成了。
  
  大概一般人会是这样想的。然而,刘母却不是一般的人,她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在万般艰难,甚至吃饭都有困难的情况下,在刘备十五岁的时候,“母使行学”,而且不是随便扔到一个学校里,让刘备自生自灭,反而,她给刘备找了一个一流的教师,卢植。
  
  因此,我们有理由推定,刘母不是一个普通的乡下女子,普通的乡下女子,能有这样的长远眼光?
  
  …………
  
  卢植是何许人?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
  
  他是东汉末年的风云人物,他的老师是东汉大儒马融,他和大儒郑玄是同门师兄弟,想拜到卢植门下的人,必然如过江之鲫。
  
  可见,刘母为了刘备能拜入卢植门下,一定是煞费苦心;有人说,不一定是刘备母亲的意思,应该是刘备叔父刘子敬,或者是同宗刘元起的功劳。
  
  但我们必须要面对现实,“母使行学”,很清楚了,是刘母要求刘备,去好好读书。而刘元起只是仗义资助刘备的伙食学费。
  
  而且,进一步分析,刘元起他老婆还很不高兴,刘元起就拿话敷衍她,说刘备这个小孩不得了,不是普通的小孩子,将来一定会干成大事情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