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漫漫成材路 > 第二章 困难时期的童年

第二章 困难时期的童年

第二章 困难时期的童年 (第1/2页)

太平小时候没有一样玩具,只好自己寻找乐趣,三岁左右时,太平看到蜻蜓停在小树上,就一人悄悄地慢慢地从后面走去,轻轻用手捉住蜻蜓,然后用一根线拴着蜻蜓玩。
  
  有时太平打许多苍蝇,放在竹林边喂蚂蚁,先是一两只蚂蚁发现苍蝇,慢慢地就会来几十只蚂蚁拖苍蝇。后来成千上万的蚂蚁来拖,太平一直看到这些蚂蚁将苍蝇全部拖进洞里才离开。
  
  太平小时候家乡没有加工粮食的机器设备,面粉、玉米粉全部是太平妈妈一人用石磨推。石磨约800毫米大,300毫米厚。太平妈妈用根长扁担,她推一头,太平在另一头帮着妈妈推。不到三岁的太平就开始帮妈妈推磨了,开头是推着玩,推一会儿又跑去玩一会儿。大一点妈妈就不让太平去玩了。太平虽然力气小,还不能专门用一根扁担来推磨,但帮着推另一头扁担,妈妈还是要轻松很多。
  
  有一次,太平妈妈背着麦子到南家桥去用水磨磨面粉。那时的水磨与古书上天工开物的水磨一样,木头做的水轮,用皮带带动石磨旋转,磨面粉的效率很低。吃了午饭就与别人一起去,天都快黑了太平还不见妈妈回家。这是太平第一次离开妈妈那么久,心里多么想见到妈妈啊,是不是妈妈出事了,回不来啊。太平和爸爸在外面路边坐着,不停地张望妈妈回来的路。一遍又一遍地问爸爸,“妈妈好久才回来”。那时太平还没有去过南家桥,不知道有多远,只知道比上街还远。大了才知道离家有4、5里路。后来太平妈妈嫌路太远,又要等很久,宁愿自己推也不到南家桥去磨面粉。
  
  四、五岁时,太平一大早起来,背着一个小背筐,跟着比他大许多的孩子到家后面的山坡上拾蘑菇。由于太平没有经验,人又小。跑遍山坡,别人拾了一大筐蘑菇,太平只拾到一两朵。太少太平妈不好做菜,只好放到猪食锅里喂猪。
  
  三岁的太平成了母猪接生员。
  
  太平家里喂了一头母猪,由于喂得太好,猪圈又潮湿,母猪经常站不起来。太平爸爸就叫隔壁的满公公去捉螃蟹来喂母猪。太平与满公公一起到山边的水沟里,满公公背着笆笼(装鱼的),在水沟里弯着腰,看到有螃蟹爬过的洞,就用手伸进洞里摸,捉住螃蟹后就放进笆笼里。那时农村的生态环境没有被破坏,螃蟹、虾和鱼都很多,半天要捉一笆笼(5斤左右)。太平不敢捉螃蟹,只能与满公公一起,光着足在水沟里,到处乱摸一通。有一次太平看到一个洞,伸手去摸,一条蛇一下就蹿了出来。太平三岁左右,什么也不怕,只是惊了一下。
  
  母猪要生小猪了,由于母猪长得太肥,小猪太大,两天都生不下来,母猪躺在地上悲惨地叫着。太平妈妈让太平给母猪接生。她先用剪刀给太平修剪指甲,用肥皂洗干净手,又在太平手上抹上菜油,然后让太平将手指并拢,慢慢地伸进母猪体内,遇到小猪叫太平轻轻地、慢慢地朝外面拖,一来怕伤着母猪,二是怕小猪被拖死,其实小猪早就死在母猪的肚子里。那时太平很小,什么也不懂,用这样的土办法,太平还为母猪接生好几胎。
  
  小死猪被太平妈妈扔了,太平的爷爷又去捡回来,洗干净,用火烧了毛,去掉内脏,用盐腌好后挂在灶上用烟熏干。过年煮好给大家吃。
  
  那时太平爷爷一个人生活,年饭是太平妈妈和太平的二娘一起做。吃年饭之前,太平的爷爷端着刀头肉(有100毫米见方的一块煮熟的猪肉),带上香、蜡、钱纸,先在厅房香火前祭祖先。爷爷来到厅房外石阶下的院子里,朝着厅房下跪叩拜,上石阶到厅房门外再下跪叩拜,进厅房来到香火前,点然香、腊、钱纸后,下跪叩拜祭祖先。然后到后面山上太平的祖祖坟前祭老人。太平总喜欢跑去看爷爷祭祖先,但是太平爷爷从来不叫太平这帮孙子辈下跪。太平跟着爷爷,先到厅屋,再到后山祖祖坟前,然后高高兴兴地跟着爷爷回家,因为可以吃年饭了。
  
  母猪吃螃蟹长得好些,太平爸爸又听别人说喂蛇对母猪的脚更好。于是太平爸爸看到别人打死的蛇,请人将蛇皮剥了,拿回家。那时四川人不吃蛇,太平妈妈出生在广东,她不怕蛇,但她从来不吃蛇。煮蛇时她还是按照四川的风俗,在房子外面用几块石头架起铁锅,抱来柴草,将蛇放进锅里煮,以免蛇味留在房子里。太平妈妈点燃柴草,待火烧旺后就叫太平看着,火要熄了太平就加柴进去。一会儿蛇煮好了,太平看到锅里指拇大一颗颗雪白的油珠,香味特别浓,好想吃一口啊,可是太平煮了好几次蛇,终究没有品尝一下蛇肉的美味。
  
  春夏时节,吃桃子和李子时,太平要将桃子仁和李子仁留着,还到外面去捡桃子仁和李子仁,晒干后用石头砸出仁。有一天太平和满公公一起,走路到街上去卖挑子仁。这是太平第一次独自与小朋友一起上街。在中药店卖了桃子仁,是多少钱也不知道。
  
  太平拿着钱直接到卖李子的地方,也不问多少钱一斤,有多少钱就买多少钱的李子。没有装的东西,太平和满公公两人衣服兜全装满了。两人一边走一边吃李子,还没有到家李子就吃完了。
  
  太平五、六岁时,夜里生产队经常在太平家门前的院子里开会。没有电灯,太平爸爸将煤气灯打好气,点燃煤气灯,一个院子像白天一样明亮。煤气灯烧的煤油,有一根很细的弯了几个圆圈的管子,管子在灯头的上方。细管一头在煤油里,一头对着灯头。依靠打气后的压力,将煤油压向细管内,灯泡燃烧的热能,又将细管加热,使细管内的煤油变为煤气,喷射到用石棉线编织的灯泡上燃烧。石棉灯泡就发出雪白的光。
  
  煤气灯点好后还没有挂上,一些吃叶子烟的人,就去灯上点烟,一不小心把石棉灯泡碰一个洞。洞大了就要换新的石棉泡,新的石棉泡像织的袜子一样软。
  
  晚上开会时,太平这儿坐坐那儿站站,到处都觉得稀奇,到会完了,才进房睡觉。
  
  一天晚上生产队开会到深夜,太平不知他们讨论什么。然后人们将太平家与隔壁二祖祖家的三间古老的木架房子篱笆墙撤了,将三间房子与太平爷爷的两间房子连通。太平爷爷的房子做厨房,三间房中间放八、九张桌子,然后将每家的粮食收集起来,集中到生产队,就成了生产队的食堂。
  
  太平一家人搬进木架房后面,原太平家那低矮潮湿的小厨房里。家里安了一张床,床背靠着原来房子的墙,面对着后面的山岩和竹林,透过两端篱笆墙能看见月光中竹林后面山坡上的祖坟山。山岩与床沿间有一米多的过道,岩边的两个石头上,放着一个大木箱子,一家人的东西都放在这木箱子里。房顶一边搭接在原来的屋檐上,另一边搭在岩边,在岩边用石灰做了条排水沟。
  
  一张架子床,太平爸妈,太平、3岁的弟弟和1岁的妹妹共5人挤在一张床上。实在太挤了,太平爸爸就到大队部去住。那张床原来是太平爷爷的,还是太平的奶奶陪嫁带来的。是一张又宽又大的雕花床,因为是祖传的,太平妈妈一直保存着。
  
  太平的奶奶在太平出生不久就去世了,太平的爷爷是与太平的幺爸(小叔叔)一起住。因为幺爸参加志愿军去抗美援朝了,太平的爷爷独自生活,每年领到一定的补助粮。成立食堂时,太平的爷爷还有一满柜子谷子。那时许多五、六个人的家里,一点谷子都没有。因此太平的爷爷不愿意加入生产队的食堂。太平的爸爸在大队又是财务,做了太平爷爷一个晚上的思想工作,都要天亮了,太平的爷爷才愿意加入食堂。
  
  太平的爷爷也搬到竹林边的猪圈上。农村猪圈上原来有几根木樑,用来放柴草,在上面放一张篱笆,垫上谷草,铺上床单,太平58岁的爷爷,就这样爬上爬下地住在猪舍上了。
  
  一夜之间,不仅收了各家各户的粮,还收了每家的锅,怕人家窩藏粮食自己在家偷着煮饭吃。太平随着收粮的人们从这家跑到那家,从这条沟走到那条沟看热闹。天亮了,太平的妈妈在食堂分回一缽红苕稀饭,给太平一碗,太平第一次吃这样稀的饭。
  
  集体食堂开始时,还有红苕稀饭吃,后来就尽吃红苕。煮红苕吃久了,吃不下了,又吃蒸红苕。
  
  年轻和壮年的劳动力大多到威远县去炼钢铁,留在家里的人,一边种粮,一边用破锅烂铁土法炼铁。
  
  由于粮食产量低,人们的生活非常困难,人们将桑树叶与红苕一起做馍吃。没有桑叶了,又把谷糠磨细,做成馍吃,这种馍吃进嘴里半天也咽不下去。
  
  太平妈妈没有文化,只会教太平一些民间儿歌。用两手食指对着,然后慢慢拿开,边拿开边说:“虫虫飞……虫虫飞……飞到家公家婆(外公外婆)那里去……”。
  
  1958年夏天,太平要上小学了。大队民办小学只有一位教过私塾的教师。报名时叫太平数数,数得到一至十就让报名。报名后太平爸爸请人将家里的一张小方桌和一条木凳抬到学校去。就这样太平背着书包上学了。上课时老师讲的什么太平一句都没有听进去,作业也不做。老师教语文时,也不教拼音,直接教识字,因为老师也不懂拼音。
  
  有一天,老师叫没有做作业的学生站在黑板前,两手抱着头,然后一个一个地问:“你做得起作业吗?”回答做得起时,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做作业。老师第一次问太平时,太平说做不起。最后只有太平一人站在讲台上,这时太平只好回答做得起,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做算术作业。太平那时也不知道怎么做,拿起铅笔就写:3+2=6,4+1=5……。老师坐在太平旁边,看到太平蒙对了就说“做对了”表扬太平,错了的只说错了,应该等于多少。
  
  那些年读书,经常要去生产队劳动,到很远的地方去摘棉花。
  
  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送砖到云龙去修丝厂。因为太平最小,背不起砖。吃过午饭就与他们一起走路到云龙。从金马到云龙丝厂,有17里路,要翻两座山,那时还没有修公路。七岁多的太平,第一次走这样远的路,脚走痛了才走到。当天还要回家,在半路天就黑了。别人身上有点钱,走到半路可以在胜利大队的副食店买杂糖吃。太平没有钱,只有空着肚子回家,到家时太平的妈妈已经睡了。太平的妈妈问太平吃饭了吗?家里什么吃的也没有,食堂的晚饭早就吃过了。太平的妈妈听到太平没有吃晚饭,说:“箱子里有一块花生饼(花生砸油后的饼)”。太平拿着花生饼,啃半天也啃不了多少,饿着肚子就上床睡觉。花生饼是用来喂猪的。太平的妈妈在生产队喂猪,拿了小碗大一块花生饼回家。
  
  那时农村没有文艺活动,别说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偶尔街上放场电影,天要下雨的样子,太平的妈妈就不准太平去看电影。有时街上唱川戏,因为要钱买票,太平每年只能与爸爸一起去看一两场川戏。每天吃了晚饭,天黑就睡觉,这样可以节约点灯的煤油。
  
  太平的妈妈每天吃饭时,先到食堂把饭分回来,将太平和弟弟妹妹的,按各人的定量分了吃。定量少吃不饱。太平比弟妹大些,饭吃得快,吃了赶快跑开,到外边去玩。因为太平不敢看着弟妹们吃饭,没吃饱看别人吃饭心里难受。由于正长身体缺乏营养,太平比同龄人矮小。
  
  1961年11月,太平的爷爷因营养不良得了浮肿病,到离家一里路远的敬老院住。有一天早上,太平的妈妈煮了3个鸡蛋,悄悄地叫太平藏在书包里,让太平上学时给爷爷带去。太平的妈妈千叮万嘱地叫太平不要吃这3个鸡蛋。还叮嘱太平一定要叫爷爷藏着吃,不要被别人看见。
  
  那时一年太平也吃不到两个鸡蛋。只有在生日那天,太平的妈妈才煮一个鸡蛋给太平吃。太平在上学的路上,想着书包里3个鸡蛋,多诱人啊。但是太平想爷爷生病需要营养,始终没有动一下书包里的鸡蛋。到了敬老院原封不动地交给爷爷,太平的爷爷看着3个鸡蛋非常高兴。太平还看到爷爷是与大公公住一个房间,叮嘱爷爷要悄悄地吃,不要被别人看见就上学去了。
  
  大公公是太平爷爷的哥哥。因为太平的祖祖家里很穷,接不到媳妇。经人介绍,接个带着一个儿子生活的寡妇,这个儿子就是太平的大公公。太平的祖祖对大公公非常好,像亲儿子一样。当太平的祖祖老了,分别在太平的爷爷和大公公家轮流着,每家一个月一个月地生活。当太平的祖祖到大公公家去时,大公公提前把太平的祖祖抬到他家里,早早地就把好吃的留着,等到太平的祖祖去时才吃。而太平的爷爷与平时一样,该吃什么就吃什么。后来太平的祖祖生气了,把本来留着准备给自己亲生儿子的一块地,分给了对门山边住太平的大公公。
  
  那3个鸡蛋,太平的爷爷给大公公吃没有,太平就不知道了。那年太平的大公公和爷爷先后相继死去,太平的爷爷死时还没满60岁。
  
  自己家鸡生下的鸡蛋,怎么还得小心地藏着吃呢?在那生活困难的年代里,各家喂鸡生的蛋要上交供销社。生产队给每个人下了上交鸡蛋的任务,在规定时间内要完成上交鸡蛋的任务。那时没有粮食喂鸡,鸡的品种又不好,一只母鸡一个多月最多生十来个鸡蛋,冬天和夏天还不生蛋。一家人喂一两只母鸡,经常完不成生产队交鸡蛋的任务。
  
  太平上了一个多月的一年级,不想读书了,虽然太平已经7岁,还是班里最小的一个学生。太平的爸爸也觉得太平太小不懂事,叫太平上大队的幼儿园。幼儿园就在太平家的院子里,生产队的食堂已搬到另一个原来是地主家的院子。太平上了一学期的幼儿园,在一年级下学期时,太平不想上幼儿园了,想读书。于是太平又去读一年级的下学期,反正那时读书都不正规。太平当然跟不上学习,老师把太平分在慢班。从最基础的开始学。那时太平的作业经常是2分。
  
  太平的妈妈要喂生产队的几十头猪,而且要到外面300米远的井里挑水回来煮猪食。猪食煮好了,要挑到几个院子里去喂。太平的妈妈经常背着太平妹妹做活。后来忙不过来,太平又在一队下面一个院子里读二年级。于是太平的妈妈叫太平到一队去,与太平的爸爸一起住,吃饭也在一队食堂里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