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 第一百九十二章 徐庶来此一游

第一百九十二章 徐庶来此一游

第一百九十二章 徐庶来此一游 (第1/2页)

建安十一年初。
  
  关平下令征召卒伍,房陵子弟纷纷响应,加上第一次招募的房陵子弟,总计兵马足有三四万之多。
  
  正所谓三千越甲可吞吴。
  
  三万房陵子弟,自然大有可为。
  
  与此同时,钱粮也不要钱似的发下去,关平供养士卒,极为丰厚。
  
  转眼春耕又至,关平也如去年一般,象征性的来田间插了插秧苗,劝农种稻。其实也不用劝,去年秋收大丰收,刺激着百姓们呢。
  
  不需要官府督促,百姓种田乐无边,一家比一家勤快。
  
  练兵,春耕乃是眼前的头等大事,而很多事情则是现在看不出来,但未来必然产生深远影响。
  
  比如说关平设立文学馆,以马射为馆主。
  
  关平命令马胜,研究水泥,改进造纸术。
  
  马胜这铁匠自从入了关平的法眼之后,便被关平当做万能工匠使用,陆续改进了水车,犁,以及织布机,但是面对这水泥,造纸术,却是一筹莫展,目前没有任何进展。
  
  反倒是文学馆的马射率领祭酒,博士们,还真将关平给与的拼音,为这个时代的洛阳官话注音,并且创造出了字典,以及课本。
  
  建安十一年六月,关平在太守府大厅内召集了麾下的三大吏,长史马良,功曹孙乾,主簿伊籍。
  
  待三人坐下之后,关平拿起了岸上的一卷竹简,起来递给了马良。关平笑着说道:“诸位看看,这是文学馆馆主马先生写的一片课本。是关于楚国孙叔敖的故事。”
  
  马良一听是老父写的课本,便认真严肃的看了起来。看过之后,只能说通俗易懂。
  
  这竹简中记载了孙叔敖的故事,但又不完整。这篇故事只记录了孙叔敖,杀两头蛇的故事。
  
  传闻见到看到两头蛇的人必死。
  
  孙叔敖年轻的时候出游,见到了一条两头蛇,孙叔敖便把蛇杀死了,回来之后,孙叔敖便哭泣不止。
  
  孙叔敖的母亲询问缘故,孙叔敖便说道:“听说见两头蛇的人必死无疑,我今天见了,恐怕要抛下母亲死去了。”
  
  孙母问道:“那两头蛇现在在哪?”
  
  孙叔敖回答道:“我怕后来有人再见到两头蛇,就把蛇杀了并掩埋了。”
  
  孙母欣慰道:“我听说暗中帮助别人的必有善报,你一定不会死的。”
  
  这是一个故事,也是一个传说,这个故事的意义并不是孙叔敖这个人,而是劝人向善。
  
  马良以前读过这个故事,但文字却是晦涩难懂。而这篇课本,却是通俗易懂,极为适合小孩子学习。
  
  马良看过之后,将之交给孙乾,伊籍。二人看完之后,也是与马良一个想法。
  
  “我创办文学馆的目的,乃是为了统一口音,也让孩童可以更容易启蒙。今天事情已经办成,我需要许多人帮助我,在房陵建立学校,教育孩童洛阳口音,启蒙。但以房陵的读书识字的人做这份工作是不够的。还是得从荆州召人,今天召集三位的目的,便是想请三位,若是有认识有志向教书育人的士人,可书信请来房陵,我必以宾客之礼对待。”
  
  关平说道。
  
  所谓宾客之礼,就是供吃住,给禄米。
  
  也就是俗称的请帮闲。当年刘备在新野请帮闲,还供给官职,一般都是人手一个左将军从事。
  
  不过关平请的是未来的学校老师,所以不供给官职,但可以考虑在文学馆挂一个职位,老师的数量可以不计,多多益善。
  
  托了绢布生意的福,房陵官府每月有额外的一千金入账,加上去年秋收大丰收,目前房陵郡财政不仅好转,而且多有空余。
  
  关平便有钱拿出来,做这些看起来毫无意义的事情。
  
  这个时代的诸侯,不管是曹操,孙乾,备备,还是其他杂七杂八的诸侯,都不会有人想要去教书育人。
  
  就算是刘表这样人,之所以建立学校也更多的是赚个名声,而且教的也是士人,与庶民无关。
  
  关平则打算有教无类,不管庶民还是士人,只要肯学,一律照单全收。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等财政更进一步好转,势力庞大起来的话,就强行下令孩童必须学习,以提高民间识字率。
  
  关平认为这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未来所带来的利益绝不是春耕,训练士卒之类事情能够媲美的。
  
  春耕,训练士卒,只是眼前的利益而已。
  
  而其实对于此事情,关平麾下的大吏们其实不怎么赞同的,正所谓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
  
  教书育人也是德,这统一口音,书写通俗易懂的课本,招募老师,建立学校,这也是建本。
  
  建本当然是要建。
  
  但目前关平所处的阶段,乃是进取扩张阶段,大吏们偏向于将资源投放在供养士卒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