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剑断化蝶 > 第三百一十六章:以物品为媒介进行的比拼

第三百一十六章:以物品为媒介进行的比拼

第三百一十六章:以物品为媒介进行的比拼 (第1/2页)

陈松点点头,将青花玉壶春瓶拿起,手感沉重,有种致密坚硬感。
  
  与常见的玉壶春略微不同的是,这件器形不是圆形的,而为八棱。
  
  八棱就是颈下部至腹体有八条突棱,形成八个单独的面。
  
  这种制作起来极其复杂,相当于八个面粘贴起来烧制,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开裂,对绘画工艺要求也十分严格,布局和绘画不容有丝毫差错。
  
  这件龙纹绘画很细致,青花发色浓艳深沉,颜色积聚处有蓝黑色或蓝褐色斑点,并带有紫褐色或黑褐色较光润的斑点,有的黑褐色斑点显现出锡光,并有凹凸感,较细匀,图案线条边缘稍有晕化,局部呈色浓重,有放射状流散,可见蓝黑色结晶和结晶线,给人灵动感,为典型的进口钴料,即苏麻离青在高温烧制过程中与釉熔化时依窑内气氛而起的变化。
  
  釉面白中泛青,釉色莹润透亮,光洁滋润,积釉处显鸭蛋青色,釉色亮度时常会有闪动感,具有恰到好处的透明度、光亮度和色泽,将青花衬托得越发鲜活、浓艳。
  
  底部圈足外撇,留有一点垫烧残留的釉,并带有轮旋的旋纹痕迹,为砂底,砂底的边缘常出现粘砂和铁质斑点的火石红。
  
  砂底是采用垫砂支烧方法,露胎不施釉,烧成后形成的。
  
  “火石红”是器物由于胎土内含有铁质,露胎部位经烧结呈氧化铁红色。
  
  从底部可看到其胎色不够洁白,胎质较粗并有细小的气孔,属于制作时胎泥淘炼不够精细造成的砂眼。
  
  陈松将手电筒照向瓶内,看到瓶内只有底部有一点釉,其它地方都是无釉的胎体,可见分段制胎的胎泥粘接处突起,给人以不平之感。
  
  “不错,这八棱的玉壶春瓶做成这样的倒也少有。”
  
  陈松忍不住赞了句,刚想放下,右手拖住底部的手指感受到底部凸起的螺纹痕迹,感觉一阵怪异。
  
  这件玉壶春瓶有问题!
  
  陈松再次翻看起底部。
  
  底足端外墙斜削一刀,为浅挖足,不整齐,足内呈弯曲状,螺旋状的切削痕十分明显,旋削纹较粗、较疏。
  
  底部和圈足内外都粘有窑砂,有些已熔入釉中,细看后,发现上面的火石红为正常烧制而成,并非有意涂刷的较浅淡的铁红色砂底。
  
  “底部不规整,有弯曲现象,说明元代制胎时不讲究修坯,成型工艺较粗糙,这没问题啊,问题出现在哪里呢?”
  
  陈松看向玉壶春瓶内部底部中心内凹的圆点,发现也没问题。
  
  玉壶春甁属于大器,在烧制大器时,为防止塌底,需在底部中心或稍偏处放一个用耐火土做成的圆饼或圆圈作支点,圆点就是由此形成的。
  
  陈松将玉壶春甁侧着看,胎釉微闪青蓝,温润中略显淡蓝,莹润透明,胎骨表面上能看到细密的皮壳层,釉面不光滑,用手握摸有凹凸不平感,斜光透过胎釉会略显出无规则的米白色丝线条纹。
  
  “釉纹饰也没问题,外壁接痕经打磨,内壁接痕仍清晰可见,颈部内侧略加切削,内壁均不修削,底、腹、口等处胎体接痕表现明显,这特征都符合……”
  
  陈松拿起放大镜,对着釉面看了上去,看了半天,也没发现釉下青花上有完整气泡,只有零散的破泡,倒是发现胎釉显干,局部出现微弱冒汗现象。
  
  “气泡破灭,说明年代是没有问题的,到底问题出在哪呢?”
  
  陈松不由皱起了眉头。
  
  整件器物一切正常,所有特征都符合元代特征,没找到有问题的地方。
  
  “刚才是底足感觉有问题。”
  
  陈松不由用手抚摸起底足。
  
  看似很粗糙的元青花底,摸上去却十分的光滑,甚至非常的滑腻,这在元以前和元以后的各代素胎瓷底中是见不着的。
  
  这种有特殊滑腻感的底足,并不是经过打磨或特殊工艺修整而成,而是由于瓷胎中的一种特殊材料,特殊的性质所造成,它就是麻仓土。
  
  麻仓土因出于浮梁县新正都的麻仓山而得名,元时称“御土”,为官府所垄断。
  
  入明后成了“官土”,始称“麻仓土”。明·王宗沐《江西省大志》卷七《陶书·砂土》中载:“陶土出新正都麻仓山,曰千户坑、龙坑坞、高路坡、低路坡,为官土。土埴垆匀,有青黑缝、糖点、白玉、金星色……麻仓官土一百斤值银七分........”。
  
  麻仓土发现之前,均单独使用瓷石制胎,因瓷石耐温低,仅1200℃,烧制大型器件易出现瘫软变形,成品率低。而麻仓土的烧结度高,在1700℃以下不会软化,把它掺和在瓷石中制胎可增加制品在高温下的强度,减少瓷器变形,胎骨的质量也明显提高,可以说,麻仓土的发现和使用,使烧制大型精美的元青花成为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