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祭天剑 > 第二十二章 巴蜀兰若寺

第二十二章 巴蜀兰若寺

第二十二章 巴蜀兰若寺 (第2/2页)

因蜀地四面环山,且多崇山峻岭,险地齐出,故而历来都作为韬晦之所。更兼蜀地土地肥沃,良田千万倾,蜀中百姓艰苦耐劳,故而国富民丰,又有天府之国之称谓。
  
  阆中古道之上,一群人正冒着刺骨的山风艰难而行,为首的是三个僧人,正是化名为应文、应能、应贤的建文帝朱允炆、叶希贤和杨应能。紧随其后的正是西平侯沐晟、沐昂兄弟和李浩。跟在六人最后的是六个着白衣白帽,内着铠甲的壮汉。
  
  阆中古道冬风如刀凛冽,刮得脸上生疼,朱允炆站在山巅,望着肃杀的山山水水,不禁一声长叹息。这一幕,也让随性的人心酸不已。
  
  叶希贤双掌合十道:“陛下不要悲伤,孟子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今天的跋涉劳苦,万般的苦难,陛下何不当做是一次修行,也当做是一次考验呢?”
  
  李浩是个文武双全的道士,也连忙说道:“是,叶大人说的不错,自古川蜀都是韬晦之地,我主何不忍耐一时?”
  
  朱允炆回头淡然一笑道:“谈什么陛下,九五至尊,我如今这般模样,哪儿还有脸面对祖上,面对这大好江山。”
  
  众人皆默然不语,朱允炆茫茫然念起王安石的诗来:“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沐晟一步上前,搀扶着朱允炆道:“陛下,请千万不要悲伤,太祖恩泽沐氏一族,我沐氏一族定将努力前行,为陛下将来还朝浴血终生都无怨无悔。”
  
  朱允炆哑然一笑道:“你是我的哥哥,按理说我应该听你的,但是兄长可否告知弟弟,我若欲还朝重掌江山,是不是四方又要流血战斗不止?是不是黎民苍生又要因此而千里哀嚎?以我一人之私要天下流离失所,我又于心何忍?倘若如此,我又有何面目面对列祖列宗,面对天下苍生和这无限江山?”
  
  沐晟沉吟片刻道:“这里也曾树叶繁茂,秋冬季节才有如此肃杀的场景。再过几月,春风一过,江南两岸依然会绿。秋收冬藏,为的不正是春季盎然么?”
  
  朱允炆淡淡一笑,没有再说话,沐晟也不再言语,只是拥着朱允炆继续前行。
  
  黄昏时刻,终于来到一处山坳中,这里两边都是悬崖峭壁,一侧山岭之上正是大名鼎鼎的剑阁栈道。山坳之中有一寺,上书“兰若寺”。
  
  兰若寺曲径通幽,更是在两山夹缝之中,这里山林茂密,常有野猿白鸟出入其中。与兰若寺门外抬头望,便能见剑阁栈道,像是挂在空中的楼阁一般,奇骏艰险无比。兰若寺四周,清流环绕,风起时竹涛阵阵,甚是壮观美妙。兰若寺坐落在一片断崖之后,恰好躲过了风口,这鬼斧神工的设计,不由得让人惊叹。
  
  李浩推开寺门,里面空无一人但又整洁如新,装饰清幽淡雅,闲坐寺中,给人高山仰止,静谧于心的感觉。
  
  沐昂引朱允炆入内道:“此间原本有一间破落的寺庙,相传为六祖游川时见此处灵性通透,便建造了这个兰若寺。后经过岁月的风化逐渐衰败,一年前无依禅师寻访仙道张三丰,偶然发现这里,便重修了兰若寺。自此以后,无依禅师每年都会来山中住些日子,并在这兰若寺中潜心问道。”
  
  “无依禅师?”一说到无依禅师,朱允炆便来了兴致:“太祖在世的时候,无依禅师曾两次入朝传扬道法,我更是曾拜禅师为师,我这次去云南,多少也有投奔他的意思。多年不见,不知我师可好?”
  
  李浩在旁边,连忙回答道:“无依禅师很好,他终日与兰雪道人杨安道、达果大师、无极禅师、桂楼杨辅先生还有兰室段宝姬和张继白要么坐而论道,要么切磋武艺。要么吟诗作赋。我曾有幸,数次与他们共游,受益良多。今次从云南到这里,也正是无依禅师的主意。”
  
  朱允炆欣然道:“离别十数年,我无时不刻不在想念我这位师父。”
  
  沐晟连忙说道:“陛下在此稍住些日子,等待山雪消融,你要想见无依禅师,我可以随时将他请到这里来或者将你接到云南相聚。”
  
  朱允炆笑了笑,算是默认了沐晟说的话,也就打算在此山中暂住,暂且潜心礼佛,一祈祷大明江山永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