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叩问仙道 > 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陶恒山箓

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陶恒山箓

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陶恒山箓 (第1/2页)

具山治。
  
  秦桑正在某处洞府内静修。
  
  渡过这次雷劫便能有三百年安稳修炼的时间,接下来可以专心图谋法箓了。
  
  他运转功法,治疗雷劫带来的伤势。
  
  得益于强大的恢复能力,这些伤很快恢复着,秦桑却渐渐察觉到了异样。
  
  他的肉身莫名变强了许多!
  
  秦桑不由怔然,突破后他一心参悟两门神通,疏于修炼,按理说不该有这么显著的提升。
  
  “难道是……”
  
  脑海中灵光一闪,秦桑想到渡劫之时,灰色天劫劈在身上时,似乎有奇异的能量渗入体内。
  
  那时他要专心渡劫,因为没察觉到异常,也就没有在意。
  
  难道这种灰色劫雷能为自己带来蜕变?
  
  对修行者而言,每次天劫都是一道难关,也是一次机遇。
  
  可在天劫中获得这么大的好处,秦桑还是首次。
  
  秦桑很快发现,得到提升的不仅是力道修为,元神、元婴似乎都产生了变化。
  
  这是一种全面的蜕变,强行描述的话,就是他更贴近大道了,之前对大道的领悟存在偏颇、不足之处,而现在得到完善,好处不言而喻。
  
  “小千世界飞升而来的修士,都要经历这一遭吗?虽然危险,只要能够度过,相当于得到此界天道的认可和馈赠啊,不知以后的天劫是否也会异变……”
  
  秦桑心中感叹。
  
  如此看来,他愈发觉得,自己已经进入大千世界,可能落到了大千世界的某个封闭的角落。
  
  这时,秦桑忽又想起天目蝶。
  
  天目蝶吞噬许多道劫雷,会否也和他一样获得一场机缘?
  
  秦桑内守丹田,见天目蝶静静立在元婴肩头,小心呼唤,天目蝶反应有些迟钝。
  
  “正在消化劫雷吗……”
  
  秦桑不由心中一动。
  
  天目蝶正处在四变巅峰的境界,面临突破的关口,若能得天劫造化,应当对突破大有裨益。
  
  当然,青霜丹还是要炼的,他正在收集百节地竹的消息。
  
  ……
  
  具山治,鹤鸣山。
  
  秦桑回到洞府,略作休整便再度启程,目标星岛仙湖。
  
  此行是秦桑渡劫前便做好的计划,一来和执剑真人早有约定,二来星岛仙湖作为具山治修士势力汇聚之地,更容易得到他想要的信息。
  
  他准备在拜访执剑真人的途中顺便游历一番星岛仙湖,是以没有惊动谷舟真人,独自出发。
  
  具山治西侧有一部分完全由道庭控制的区域,宣道城乃是这片区域最东的一座仙城,从名字便可看出道庭对这座仙城的厚望。
  
  出鹤鸣山西行至宣道城,即可乘挪移阵返回白石治,秦桑上次去拜访灵虚大师,曾来过此城。
  
  不过,秦桑这次没有往西,出了鹤鸣山之后往西北方向行去,半月后来到一个名为漓城的仙城。
  
  漓城虽然和道庭若即若离,但不在道庭治下,乃是具山治势力合力所建,规模不能和宣道城相提并论,与鹤鸣山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不过,这座小城在具山治广为人知。
  
  经漓城,转道几座仙城,每座仙城皆设有挪移阵,直至星岛仙湖,是具山治最安全、便捷的路径之一。
  
  按照南北向来看,具山治的地形近似于漏斗形。
  
  越往北越开阔,往南逐渐收窄,道庭和鬼方国选在黄泉道陈兵对峙也是有原因的。
  
  秦桑潜入鬼方国时,一来一回,算上寻找化梦四时花耗费的时间,仅用去不足一年。
  
  南北方向的距离则要遥远得多,且星岛仙湖位于具山治北端,纯靠飞行太慢了。
  
  漓城建在平原之上,视野开阔,虽规模不大,守卫却颇为严密。
  
  城门处人流如织,许多具山治修士出了漓城之后便先向西绕行至宣道城,再去鹤鸣山,会安全很多。
  
  秦桑随着人流入城,入目所及,九成以上的修士穿着道袍、鹤氅。
  
  这身道衣之下,修持的未必是道门传承,但肯定都受道门法箓。
  
  漓城相当于一个驿站,没什么好看的,于是秦桑直奔挪移阵。
  
  云峰城。
  
  这是一座位于漓城和星岛仙湖之间的仙城,秦桑从云峰城挪移阵走出来,没有继续向北,出城后回想着记忆中的堪舆图,往东飞去。
  
  数日后,秦桑遥遥看到几条南北走向的山脉,山外有河流冲击形成的广阔河洲,人烟繁盛。
  
  山中则有几处修士聚集的气息。
  
  他并未停下,继续往东,只见山峦起伏,群山之间存在不少类似的地方。
  
  这些就是附近的门派山门所在。
  
  不久,秦桑在一座灵秀山脉前停住。
  
  “陶恒山。”
  
  秦桑心中闪过这个名字。
  
  当年从星谷返回鹤鸣山,他收集具山治的信息时,最先结交的就是陶恒山掌门。
  
  结交时,陶恒山掌门修为乃是元婴中期,在此界叫升玄法位中期,快触及元婴后期的瓶颈了。
  
  此界不乏化神强者,堂堂一派掌门只有元婴中期,似乎有点儿弱,秦桑怀疑陶恒山应该还有隐藏高手。
  
  秦桑一路行来,发现这里存在许多大大小小的门派,如众星捧月般,拱卫在陶恒山周围。
  
  究其原因,是因为陶恒山拥有一座法坛,有资格授箓!
  
  此坛被称为陶恒宗坛,但肯定不是陶恒山所立,至于最初属于道门何派,陶恒山也未必知晓。
  
  在具山治,并非每个门派势力都拥有法坛,若想受箓,只能求助于拥有法坛的势力。
  
  这些势力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聚集在陶恒山周围,仰起鼻息,某种程度上算是陶恒山的附庸。
  
  是以,具山治的格局和风暴界很不一样,风暴界宗门依灵脉而建,这里的宗门最先考虑的则是法坛。
  
  不依附某个拥有法坛的势力,他们只能用灵石宝物为弟子购买受箓的资格,否则便要面临传承断绝的危机。
  
  可以想见一座法坛价值之大,免不了遭人觊觎,实力不够是保不住的。
  
  “来者何人?”
  
  秦桑并未掩饰身形,刚到便被守山弟子察觉,上来盘问。
  
  “贫道清风,前来拜访陶真人,这是贫道的拜帖,”秦桑自报家门。
  
  得知是拜访自家掌门,守山弟子不敢怠慢,速速回禀,不多时山中便传出笑声,飞来一位青衫道人,正是陶真人,“贵客来访,有失远迎,勿怪!勿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