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 698 哭穷

698 哭穷

698 哭穷 (第2/2页)

所有的这些铁路,在修的和已经修好的,都是朝廷投入了巨资。甚至可以说,这些年的国库收入,基本上有一半都是投入了基建当中。
  
  除了农忙时候,各地所属的百姓,壮年劳力都要出工修筑铁路。
  
  当然,如今朝廷有钱了,不再是劳役的方式,而是通过雇工方式差遣劳力。
  
  虽然说,这个工钱其实少得可怜,但是,相对于劳役来说,那绝对是朝廷的恩赐,是善政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
  
  其中有些问题,当地能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了。不能解决的,就只能上报。
  
  朝廷这边,要是能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了,不能解决的,就只能报到兴国公这边来。
  
  不得不说,在这修筑铁路的头几年,除了平路修筑顺利之外,以大明的地形复杂,遇到的困难多,而有铁路修筑经验的工程师也相当少,很多事情,都要张明伟亲自出马。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例子,就是京师到辽东的铁路,就曾被滦河所阻。因为滦河下游河宽水急,河床泥沙很深,地质结构复杂,桥墩屡建屡塌,众人一筹莫展,只能上报。
  
  刚好张明伟查过后世的资料,在原本的历史上,当初修铁路到这里的时候,英法德等国的工程师对此也是一筹莫展,结果却被中国铁路第一人詹天佑给解决了。他解决的方法,就是气压沉箱建筑法。这个方法,也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应用。
  
  于是,张明伟便把这方法给传授了下去,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忙于铁路的同时,电话线的铺设,同样牵扯了张明伟很大的精力。
  
  不过,相对于铁路来说,电话线的铺设就轻松一些。
  
  大概一年的时间吧,各地同时开始架设电话线,因此,到了崇祯二十一年中旬的时候,京师的电话,能打到很多地方了。
  
  不过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电话线被偷盗,被火烧,被冲毁等等。
  
  问题发生,就解决问题。
  
  总体而言,还是极大地缩短了大明各地消息的传递。
  
  原本南京到京师的八百里加急,需要五天五夜,算是极限吧,才可能把消息传到。
  
  当现在有了电话,只有一些没有通话的地方,比如长江需要用人工传递消息之外,其他地方都是一个电话的事情。
  
  张明伟在忙着这些事情的同时,非常真切地体会到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手中可用人才太少。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电话这个东西。
  
  城与城之间就不用说了,就是同城之内,也有非常多的富户,有这个时髦的需求。
  
  总体来说,像省会这样的大城,绝对是一个城需要设立一个电话公司,需要能制造电话各部件的工厂。
  
  可是,把熟悉的人一个掰成三个用,那都是不够用的。
  
  甚至可以说,人才的制约,严重阻碍了科技文明在大明的蓬勃发展。
  
  对于这一点,崇祯皇帝当然也知道。
  
  因为,这第一年的加入新学的科举,崇祯皇帝非常地重视,把这个事情当成了这一年的头等大事来抓。
  
  皇帝重视了,又是兴国公的学问,学好了之后不但能当官,还能有大把的钱财,可以说是名利双收的好事。
  
  特别是拼音识字经过这两年的推广,使得普及读书识字这个,变得简单了很多。
  
  另外,没道理给改土归流之地免费办官学,汉人地方就不给免费办官学,随着朝廷财政收入的增加,各地也就全都开了免费的官学,用于最基础的读书识字的启蒙。
  
  所有的这些,都使得新学变得越来越热门。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不自觉地,有一种新学后来者居上,把儒学给盖掉的趋势。
  
  大部分人,都在这新学的蓬勃发展中获得了好处,也有一部分人,对于这种现象很有微词。
  
  但是,如今的兴国公位高权重,声望更是如日中天,更不用说,新学得皇帝看重,百姓拥护。因此,这些看不惯的人,最终便选择去藩国。
  
  比如吕宋的周王,就很需要读书人,一般人不愿意去,这些人就刚好去了。
  
  对此,崇祯皇帝一点都不介意,他现在最需要的,是能创造财富的新学人才。
  
  这不,在家宴上,他就在给张明伟吐槽道:“朝廷收入一年两千多万两白银,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户部尚书还是三天两头地在向朕哭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