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1991从芯开始 > 第174章 很懂林本坚

第174章 很懂林本坚

第174章 很懂林本坚 (第1/2页)

被星海打包之后,Cyrix并没有搬离原来的办公室,相反因为星海加大了投入力度,反而扩展了地盘。如今已租了三层大楼,人数也扩大了一倍,算是有了鸟枪换炮似的改变。
  
  并且等到星海园区修好之后,他们也将拥有一栋独立的办公楼,可谓相当的优待了。
  
  秦思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很快便和林本坚约定好明天下午在汉克咖啡厅见面。然后她将苏远山又带到酒店,把秦为民接上了车。
  
  秦为民和秦思虽然第一次见面,但也知道彼此,加上同姓,是以很快便熟络起来,一路聊着天,很快便抵达了Cyrix目前的办公楼。
  
  进入Cyrix后,秦思便前往休息区,不去打扰几人的会面。
  
  ……
  
  在克劳德的办公室落座,苏远山直接拉开公文包,拿出一张光盘。
  
  “这是目前远芯团队已完成的模块设计和后续计划,你们这边可以直接按照计划进行设计。”
  
  克劳德小心地接过光盘,又问道:“缓存那边呢?还是没有进展吗?”
  
  “有点进度,还需要时间。”说到高速缓存苏远山就有些头大,在李明柳面前他没办法催促——他知道李明柳比他还着急上火,但技术迟迟突破不了谁也没辙。
  
  “那就干脆先推出不要缓存的CPU算了。”克劳德见苏远山皱眉,提议道。
  
  现在的低端CPU,没有高速缓存简直不要太常见——就现在还有大把的486连FPU都还没有呢。
  
  苏远山果断摇头:“克劳德,这是Cyrix进入星海发布的第一款CPU,一定要摆脱低端的形象——我们在指令集上进行那么强大的优化,如果到头来先发布的仅仅只是低端CPU,那对于我们的整体战略是糟糕的。”
  
  如果先发布低端CPU,那么所能获得的无非就是球个生存——Cyrix之前一直便是走的这种路线。
  
  但进入星海,或者说远芯体系之后还这样搞,那就真没意思了。
  
  按照Intel和AMD的各自进度,在未来的数年内,中低端市场都将是AMD瞄准的方向。
  
  星海要和AMD“结盟”打败Intel,就必须要有人来占据高端市场,形成对Intel的全线产品的针对。
  
  这个活,应该由星海,或者说远芯来干。
  
  而且最主要的是,远芯和星海目前还有时间——MMX,需要配合win95食用才最佳。
  
  这就意味着他们还有将近两年的时间来磨砺这一款CPU。
  
  “那未来的这段时间我们的产品呢?依旧继续打磨486系列?”
  
  “嗯,保持对486系列的升级,主要是频率的提高和解决与FPU的兼容性。”苏远山说着笑了笑道:“在内地市场,咱们的cpu卖得其实挺好,基本上占据了半壁江山了。”
  
  克劳德也笑了,加入星海体系之后,市场部门便移交到了星海那边,他不再过问市场,而是专心研发。但每个季度的市场报告还是会发送给他的,于是他知道在内地,CX486系列卖得很好。或者说,在整个亚洲区域,都卖得挺好。
  
  其实这也是和AMD达成的一种默契——AMD全力抢夺西方成熟市场的中低端领域,而相对不成熟,又以低端为主的亚洲市场便由星海这边发力。
  
  虽然双方都有默契,但距离撼动Intel,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在今年,Intel推出了奔腾之后,就连型号都没办法蹭了——Intel则一路高歌,把奔腾的广告打得震天响。
  
  只能说,AMD和星海,现在这对“难兄难弟”只能勉强活得下去。
  
  “有一首诗,是这样说的。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苏远山用汉语背了贾岛的这首名篇,然后笑着解释道:“意思就是,花费十年时间打磨一把利剑,期间没有对任何人展示。今天终于把它展示了出来,请问在座的诸位,有谁需要兵刃报仇的?”
  
  克劳德眨了眨眼:“不是很懂。”
  
  “那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呢?一只鸟,三年都不叫,一叫就震惊了所有人。”
  
  “……这个懂了。意思就是默默地打造CPU,然后等到发布时,它就会让敌人措手不及。”
  
  “是的。”苏远山笑着点头:“所以现在我们要做刺客,等待时机,给Intel来一记狠的。”
  
  ……
  
  接着三人又聊了不少纯技术问题,克劳德是知道秦为民的,当得知秦为民这次是带着高达100MHz的YX02前来参展后,克劳德不由得有些感慨——远芯在CPU设计领域的实力实在太强。
  
  而当得知YX架构甚至建立了类似于X86架构下的338专利墙后,克劳德更是对秦为民刮目相看起来。
  
  当然,克劳德不知道,秦为民也没有必要到处宣扬,YX的整体架构,实际上是出自苏远山之手。
  
  当秦为民越是深入到YX架构之中,他便越是明白了苏远山当初和他的“探讨”纯粹是在“带”他,而苏远山的那些自称“不成熟的小建议”,让秦为民少走了不知道多少弯路。
  
  三小时后,Cyrix这边的数据准备完毕。
  
  苏远山也从公文包中拿出了授权协议。
  
  ——无论星海&Cyrix有没有权授权,也无论授权有没有效。也无论事实上星海和远芯就是姐妹企业,但该走的流程必须要走。
  
  “这是和新架构,MMX指令集,以及微代码部分的授权书,一式两份你先签字,然后我再给卡莉签字。”
  
  “好。”克劳德很干脆,同时也把自己这边包括FPU在内的各种技术文档递给苏远山:“这边让卡莉整理成授权书再签字吧。”
  
  苏远山将光盘盒装进公文包,又接过文件,挨个往下看去。
  
  他看得很仔细——因为这涉及到今后CPU的权属问题。
  
  当看到和X86架构的相关授权部分时,他顿了顿,拿起笔将这些技术全部勾掉。
  
  “Intel应该会在这次展会结束之后就和星海完成和解,底线应该是有限制的授权——也就是说星海这边无法授权给他人。”
  
  克劳德惊讶道:“那远芯那边怎么办?”
  
  “很简单,等到CPU出来之后,星海先发布即可。到时候远芯直接用MMX向Intel交换X86。”
  
  “如果它不交换也很简单,星海在国内与远芯联合成立一个企业,星海股份占多数便可。”
  
  “总之,办法总比困难多。”
  
  苏远山平静地说道。
  
  ……
  
  在Cyrix这边简单的吃了个午餐,苏远山几人又回到星海。这边秦为民他们着重和手机事业部进行了交流——讨论下一个信号的手机到底用什么芯片来承载基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