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127章王莽“篡汉”

第127章王莽“篡汉”

第127章王莽“篡汉” (第1/2页)

王莽在政治界独步天下依靠的是他的权谋。人有所长,必有所短,军事就是王莽的短处。王莽力求得到民心,全因害怕失去民心。在王莽的思想意识里,从未出现过战争的干扰。崇尚周公的治理,又身在和平的年代,王莽根本不知道战争为何物。
  
  义军刚刚造反时,王莽的反应很像秦二世,他认为天下安康,百姓不会造反。直到义军如山崩般震动长安城,朝臣纷纷上书,王莽才觉悟。他从未想过的事情到底发生了。自认为深得民心的他,一夜之间成了众人唾骂诛杀的对象,王莽很迷茫。
  
  静静地等待时间流逝的王政君,期待着历史给出的最后答案。她再也没有力量去干涉整个事件的发展,不过作为同样时代洪流中的一个人,她渴望知道最后的结果。对于已经伤心过度的王政君而言,结果只是一个事件,不掺杂任何人类情感的历史事件。
  
  义军势大,王莽手上没有勇当万夫的将军,因此他连封七个将军。就战争而言,王莽深信人多力量大,他认为七人足以挫败义军。王莽的政治理想是赢得民心,受民景仰。他很爱惜民心,人多力量大的想法来自王莽的民心观念。这次,王莽将政治观念嫁接到军事战略上,却不将政治权谋用到军事上。这点看来,王莽很是失败。作为一个爱惜民心的人,他的所作所为恰恰是一步步地践踏民心。
  
  因为义军都是关东人,为防止军队倒戈,王莽禁止关东人担任将领。七位将军领军迎击义军后,王莽又任命三位将领,命他们分别驻守函谷关、武关和宛县。这三个关口是保卫长安的三道防线,函谷关离长安最近,宛县距长安最远。刘崇势单力薄,他率领的第一波义军就是败在宛县。
  
  失去民心后的王莽,面对着百姓的内外夹攻。迎战义军的部队刚出发,京畿地区立刻发生内乱。懂得利用时机的人都会想,王莽派遣大军出战在外,长安兵微将寡,如果及时起义,王莽一定守不住皇宫。赵朋和霍鸿正是因为懂得看破这一点,才顺势起义想借机发财的。这倒不能怪他们,想当年汉高祖刘邦也曾利用天下大乱,顺势起兵。顺势起兵的人越来越多,义军的队伍也逐渐壮大。
  
  朝廷大军作战在外,赵、霍义军遇到的阻力很小。很快他们二人率领的义军势如破竹般,接连攻下二十三个县,翟义所领导的义军势大,但只是手足之患;赵、霍义军势小,却是心腹之患。一旦义军攻入长安城,王莽只能面对失败的惨状。
  
  心腹患大,真是火烧眉毛。急得王莽连忙派卫尉和大鸿胪领兵出城,命他们死力攻击赵朋义军;又命骑都尉和城门校尉严守长安城,不让闲杂人随意进出。王莽视皇宫为老家,派人严密巡逻。
  
  王宇的老师吴章分析有理,王莽还是敬天畏神的。就在义军内外夹攻之时,王莽抱着年仅三岁的皇太子刘婴,气急败坏地前往刘家祖庙。他指天为誓,极力证明自己并不想当皇帝。王莽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刘氏祖业,绝无二心。为了安抚百姓激愤的情绪,王莽传书四方诸侯,告诉他们刘婴很安全,王莽没伤他一根毫发。
  
  上天再次站在了王莽一边。就在王莽即将败亡的关键时刻,王莽军大败翟义军于陈留郡。翟义十万大军,竟然不堪一击,只能说是天意。义军失败,翟义即刻被捕,最后被五马分尸了。想当皇帝的刘信则趁乱逃亡,不知所踪。为了大汉基业满腔赤诚的翟氏父子,先后为国牺牲,实在是可敬!
  
  最大的义军被剿灭后,赵朋这等专门依靠投机存活的小角色更是不堪一击。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转危为安的王莽此时更是锐气当头,他派出几支大军,将赵朋义军活活挤死。主要势力被消灭后,王莽花费两个多月,彻底铲除义军。
  
  义军四起,确实非常惊险。平定下来后,王莽坚信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为了后福,王莽决定大干一场。王莽愈发相信他才是顺应天命应该当皇帝的人。
  
  王政君看着义军兴起和衰落,着实百感交集。正当王政君感慨之际,王莽呈上一封奏疏,说剿灭义军后,四处出现祥瑞;祥瑞接连出现,是天意使然;王莽功比周公,他不再用摄政年号,而是直接掌握政权。王莽表示,待刘婴长到二十岁,他就交出政权。王莽说等刘婴长到二十岁,但刘婴哪天死,只有鬼才知道。
  
  王莽摄政期间,天下到处都是灾难,到处都是祥瑞。不能时光穿梭,很难判断是灾难多,还是祥瑞多。但是,义军四起,即使没有天灾,人祸也不小;即使有祥瑞也早就被踏平。无论灾难和祥瑞,受尽苦头的总归是忠厚老实的百姓。
  
  公元8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王莽前往刘氏太庙祭祀,接受加冕典礼;接着,王莽颁布诏书,说祥瑞接连出现,预示他将登基称帝,甚至就连汉高祖刘邦也同意他即位。王莽此言甚是荒谬,他的这些奇谈怪论和耿育当年的论调真是半斤对上八两。
  
  公元8年,十二月一日,王莽登基称帝,建立新王朝。
  
  王莽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证明他获得皇权上顺天意,下合民心。然而,独掌大权只手遮天的王莽,很有自说自话的嫌疑。纵使百姓有眼,也有口难言。王莽为了争取民心,证明自己的合法性,他决定抢夺王政君手中的玉玺。
  
  刘欣死后,为防止董贤擅权,王政君在第一时间将玉玺抢到手。自抢到玉玺起,玉玺从没离开王政君。王莽登基称帝,只有玉玺在手能证明他是被禅让的。简单来说,如果王莽没有玉玺,他就是篡位,就是盗国贼。为了皇权,王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只差最后一步了,无论如何,他都要走到。
  
  自王莽掌权,王舜就是连接王莽和王政君的桥梁。为了少伤感情,王莽又派王舜去向王政君要玉玺。这不是王舜第一次逼迫王政君,对付王政君,王舜已经总结出经验了,即用很好听但很有威慑力的话晓谕。王政君也不是第一次遭遇王舜,一见到王舜,王政君就发生条件反射:第一时间拒绝,第二时间沉默,第三时间顺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