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朕真不是穿越者 > 九一之卷:错料一帆超十程 第15章 麦穗初齐稚子娇——欧阳修

九一之卷:错料一帆超十程 第15章 麦穗初齐稚子娇——欧阳修

九一之卷:错料一帆超十程 第15章 麦穗初齐稚子娇——欧阳修 (第1/2页)

赵祯后来才知道,张知白的忘年交其实颇有几个。
  
  而且,其中还包括另外一个姓石的。
  
  他就是泰山先生孙复的学生石介。
  
  不过此时的石介可能还没有去拜泰山先生为师。
  
  但他现在好像也不在京城。
  
  只是不知在哪里悠游求学。
  
  说起求学,赵元俨和石景润对于赵祯的选材都有些小小的意见。
  
  面前的这个石延年虽然才华确实颇有一些,但性情未免太过放荡不羁,让她来教些孩童,对于一个学堂来说,可能是颇为不划算的。
  
  首先谁都不能避免这家伙会喝酒误事,其次,一个才高八斗的人,肯定不屑于去教一些小孩子。再加上这样那样的不确定因素,很可能导致这家伙的教课质量很差。
  
  很差也就算了,偏偏这个家伙还小有名气,钱才给的少了,恐怕都让人觉得不公。
  
  所以说,这种人当老师是很不划算的。
  
  赵祯哪里知道这其中还有这么多讲究。
  
  不过人都已经拎来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先用几个月再说吧。
  
  于是在石延年又一次酒醒之后,双方签了契约。
  
  而那个时候,石中剑已经到玉津园的林子里射了一只鹿回来,石延年和园子里的一些官吏早就帮着生起了火,甚至还煮了水温了酒,就等着他石延年醒来之后一起大吃一顿了。
  
  石延年当然很高兴,因此也没有意识到周围的人都是在哄赵祯。
  
  他喝的很开心,鹿肉的味道也不错,因为撒了稀有香料香料的缘故。
  
  无论宋朝还是明朝,香料都是颇值钱的东西。那些在海上用命换钱的走私贩子,之所以能够一次赚上数倍的利润,基本上都是因为这些香料的产地不在中原。
  
  五百年之后的大航海时代,胡椒之所以成为硬通货,也有着类似的原因,毕竟胡椒这种香料实在是太抢手了。
  
  但现在,赵祯的布局距离海贸还有很远很远。
  
  甚至,他都不能称之为布局。
  
  现在他脑子里想的还都是别人的布局。
  
  一个是白永安的,一个是基于白永安而作改进的。
  
  这个改进版显得还不够全面,至少不像白永安的那样雄心勃勃,他可能只是发现了白永安布局当中的一些破绽,所以专门拿出来提醒一下自己。
  
  这是石景润道见面礼。
  
  但赵祯不想只要一个见面礼。
  
  好在他在这方面还是有时间的,学他的新班就需要很多时间。这一段时间里,他们都还可以继续切磋。
  
  至少,赵祯是这么认为的。
  
  但他很快意识到,随着石延年的到来,情况必然出现改变。
  
  只是这个改变还需要在另外一些重要的事情结束之后才会到来。
  
  喝完酒吃完肉之后,赵祯终于在赵元俨的护送之下,踏上了返回皇宫之路。
  
  他并没有直接住在异域,进元礼这里还需要稍微收拾一下,但所有的部署都已经交给太监们去完成了,这是他的构想,他身边除了太监们之外,也没有在这方面值得信赖的人。
  
  宋朝的太监还是很全能的。除了像童贯那样会打仗的之外,还有像程眆那样会修水利的。
  
  让他们稍稍改动一下皇家园林应该也没什么难度。
  
  但是在那之前的一项准备工作里,只有一个赵祯必须要克服的巨大难题,他需要向皇太后讨要这次工程的拨款。
  
  既然说了要用内帑,而自己又实际上没有私房钱的话语权,那么就只好去求太后了。
  
  好在昨天把话说的足够买张知白也,晕倒的足够馋,倒忽在无意之间就收拢了所有翰林官员的支持,虽然这群人在操场上也没什么话语权可言,但他们作为一种小小的民意,恐怕也已经为太后所知。
  
  太后当然知道。
  
  她恨不能地将那些翰林官员全都拉出去砍了,更恨不得要了张知白这老东西的命。
  
  但她一样也做不到。
  
  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祖训,虽然相传这种组训只有皇帝才知道,但各种细则条文总是能够给人看的,因此太后只能遵守这些制定出来的规矩,除非他真的想像武则天一样称帝。
  
  这个对她来说其实还是很难做到的因此一时半刻之间,她还不会疯狂的去散杀大臣的地步,否则必然激起整个士大夫阶层的强烈反对,要知道本来看她不爽的人就主要是这类理想派动物。
  
  张知白和王曾就属于这类理想派的动物,如今老迈的张知白在临死之前又一次坚持了自己的使命,因为小皇帝赵祯换取了一大片的智齿,甚至在这种舆论压力之下,他这个垂帘听政的太后都已经无法阻止小皇帝的求学之心,那么倘若皇帝真的来要钱,她又有多少理由可以不给呢?
  
  她给了!
  
  虽然小皇帝喝了酒,这显然是可以再次批评的把柄,虽然小皇帝吃了莫名其妙的香料,这也是可以再一次批评了把柄,虽然他回来的有些晚了,险些被拦在宫门外面——皇宫是需要定时关门的——这更是可以用来批评的,但她一条都没用,反而老老实实的给了钱。
  
  没人知道太后娘娘究竟在想什么,就连他的心腹阎文应也参悟不透。
  
  但是太后的另外一个心腹枢密使,曹利用就对此一清二楚。
  
  那一天曹利用也和张知白一样晕倒在地,但是曹利用收获的关注和铜钱,甚至可能不如张知白的一根头发丝。
  
  后来他听亲近的人说起这些事情,恨不能把张知白那个东西当场炖肉吃了。
  
  嗯,炖肉这个设想确实很不错。
  
  但因为太后也吃了别的缘故,所以他还没有丢掉在太后面前的信任。
  
  后来,太后与他重新商议了策略,首先,太后认为皇帝以求学为名,拉进了与一批天文系官员的关系,但这不太可能用来主动进攻身为太后的刘娥。
  
  宋朝以孝道治天下,而并不是以汉朝儒学家们所定义的称谓之学,因此司天监的那套说辞只能用来威胁皇帝的地位,反而不能用来打击太后的微信。
  
  这是太后与皇帝之间显著不同造成的。因此小皇帝必须出手拿掉这个单下威胁。
  
  当然,小皇帝取得的战果非常辉煌,不但拿掉了这个威胁,反而还有可能对太后构成威胁,虽然信奉儒学的宰相们不会容忍司天监的太后发难,因为那意味着称谓之学的复辟,是当代的儒学者们断然不会接受的事情。
  
  但无论怎么说,小皇帝至少完成了一次完美的防御。
  
  这对于一个十六岁的孩子来说已经难能可贵。
  
  但那天,这个孩子摆出的弱势姿态,尤其是含沙射影的说出商山四皓之类的话语之后,几乎整个朝堂都认为垂帘听政的太后,已经威胁到了他的皇帝之位。
  
  他需要有影视来为他制造,当然这种隐士也不排除是大隐隐于朝的那种隐士。
  
  因为皇帝当场就点出了朝中的多位大臣,作为自己的老师。
  
  而可以想见的是,这些朝中的大臣其实正是对抗太后的即时战力,那些从外面找来的所谓隐士,还真的就不一定熟悉朝廷的各种机关算计。相比之下还是熟悉掌故,思维多变的大臣们更划算一些。
  
  但无论怎么说,皇帝既然用自己受教育的权利,拉拢了一批属于自己的盟友,那么留给太后的就只剩下两条路,要么直接开战,将一切可能跳伞的势力杀死在萌芽状态,要么虚与委蛇,在之后的时间里慢慢寻找这些皇帝盟友的弱点,并且一一击破,倘若能够做的铁证如山,滴水不漏,反而还可以打击皇帝的威信。
  
  第一条路太后刘娥是不敢走的,八大王赵元俨还在那里,宗室也还在那里,勋贵们也还在那里。
  
  倘若他敢贸然篡位的话,必然导致各方的联合绞杀。
  
  相比起完全可以世袭下来的武将世家,宗室子弟来说,太后刘娥在某种程度上天然属于弱势。
  
  他若能够给一个太后扣上造反的帽子,那么就有借口限制以后所有太后的权力,这样对保证这些世家大族的后驱力是极有好处的。
  
  反而是她这个做太后的,想要将自己的全易传染给后代的话,就只有造反这一条路可选,而且更糟糕的是就算是造反也不得不拉拢那些开国将门。
  
  所以,那些勋贵将门会更有动力一些,至于宗师子弟,恐怕就只有拼命一条路可选。
  
  武则天登基的时候,不知道杀了多少李唐的宗室子弟。
  
  老赵家的孩子们,恐怕不愿意落到那般下场,那么这样一来,他们的动力就会变得更加充足。
  
  因此太后刘娥是不能贸然出手的。
  
  所以他只有第2条路可选,虚与委蛇,各个击破。
  
  因此当醉醺醺的皇帝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当他提出索要钱粮的时候,太后刘娥都没有任何阻止的意思。
  
  这个十六岁的小皇帝,既然可以想到在众人面前示好,难道他刘娥就不可以用这些钱粮愚弄某些人的脑子吗?
  
  哼,她偏要世间的所有人都知道,对于儿子的这个大胆荒唐的记忆,她这个疼爱儿子的母亲是有多么支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