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蝶舞宋疆 > 第一卷 风起东方 第二十三章 离奇的真相

第一卷 风起东方 第二十三章 离奇的真相

第一卷 风起东方 第二十三章 离奇的真相 (第1/2页)

薛子墨没有想到自己穿越后,竟然还过了一把侦探的瘾。
  
  通过小孩之口,薛子墨打开了与村民的交流,村民的朴实,见薛子墨一行人没有恶意,渐渐放开了心。
  
  “啊,那女娃子,认识,有几年没见了……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是周猎户在山上捡的……”
  
  “周子渃?你说的是周老汉家的孙女吧,听说是当年孙老汉从龙山上捡的,当时那女娃身上还有一块玉佩,好像,好像是白色的……”
  
  “哦,是这么回事,我还记得当年周老汉抱着个女娃在村子里四处夸耀这件事来着,那女娃娃还蛮可爱的。”
  
  “那女娃现在是你的丫鬟呀,她当年跟着王婶在村子里生活了十多年,大家对那女娃都喜欢得紧,小小年纪,懂事,人还长得俊俏。可惜我家那二狗子,没那个福气,没等那女娃子长开了,王婶就带着她进城里生活了,听说还是带着女娃进城投奔亲戚去了,她在城里哪有什么亲戚,这么多年也从来没见她有亲戚来过……”
  
  ……
  
  薛子墨在村里大多数听到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听了半天,薛子墨没有发现新的疑点。不过薛子墨倒是发现,村子里的人对桃子一家倒是都熟悉得紧,仿佛桃子一家在村子里特别得出名。
  
  “对,王婶以前是村里有名的稳婆,她家的儿媳生孕,也是她亲自接生的。她的儿媳命苦,刚怀孕不久,丈夫就被抓了壮丁,自此守了寡,生孩子也不顺当,难产,要不是王婶经验老道,那可怜的母女怕是也要双双殒命。……不过后来,那儿媳还是病重去世了,只留下才刚出生没多久的女娃子……”
  
  “……你说的我也知道,不过我还知道,那女娃子不久就夭折了,被葬在了郊外。原以为周家人自此绝了子嗣,没想到周老汉后来竟然进山一趟,就捡了个女娃娃,年纪上也差不多,村里人都说老天显灵,对周家人的遭遇看不下去,特地给他家送了个孩子……”
  
  薛子墨听着这些不由得微微皱眉,这些事情连在一起,好像有了点不一样的意思。原来王稳婆当年还有一个已经过世的亲孙女,亲孙女刚夭折不久,就恰巧捡回来一个女娃娃,怎么都听着事情过于巧合了。
  
  只是薛子墨暂时还未发现有什么可疑之处,只是对这新得到的信息留了个心思。
  
  中午回马车上吃过干粮,薛子墨和钱管事讨论起来:“钱伯,当年稳婆家中有过一个孙女之事,你可有印象?”
  
  钱图想了想,此事他当年倒未有详细了解,只是当年举荐王稳婆的人,确实说过王稳婆顺利给自家难产的儿媳接生成功的经历,只是当时自家兰可夫人当时已经耽搁了太长的时间,最终也未能保下母子其中一个……
  
  啃着手中的馒头,就着咸菜吃着,薛子墨突然心中有了一丝想法。或许是自己多想了,只是巧合而已,薛子墨心道。
  
  下午,薛子墨特意派人分散询问,并询问了关于王稳婆被请去即墨城里接生的事,以及她家孙女夭折的时间点。不久后,派去询问的几个人回来纷纷禀报,得到的信息差不多是:稳婆当年确实被人请去外乡给人家夫人接生,只是听说那户人家并未成功。回来后没几天,孙女就夭折了,周家人为此还非常伤心,没有惊动村里人就独自把那可怜的女娃给找了个地方埋了。在此之后,便是周老汉在山中捡到一个女娃娃的事。
  
  薛子墨取出笔墨纸砚,将自己得到的信息在纸上写写画画,就如同曾经玩剧本杀一般,将一些证据以及可疑信息都列在纸上,并假设它们之间可能的逻辑关系。
  
  对着纸上的信息苦思良久,薛子墨突然冒出了一种想法,只是现在还缺少一样证据,他需要拿到那样证据,那么他心中的那个猜想,就会得到证实。
  
  “钱伯,麻烦你务必找到当年王稳婆的孙女的埋葬之地。”薛子墨道。
  
  “公子的意思是?”钱图问道。
  
  薛子墨看着他,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道:“或许一切的真相都在这里,钱伯不觉得,王稳婆孙女的夭折,和桃子的出现,以及当年兰可姨娘下葬之间,他们的关系很可疑吗?”
  
  “你是说,那王稳婆的亲孙女,也许并未夭折,而是……”钱图不傻,瞬间明白了薛子墨的所想。
  
  …………
  
  离钟思淼离开即墨城,已经有了四五日,那日钟思淼一人一马,独自出了即墨城,望北而去。薛子墨对于他的胆略和执着,都是佩服不已。只是薛子墨也只能在心中默默地祝福他一路平安,其他的也就做不了太多了。
  
  这时候的人远行,都是冒着巨大的风险的,友人离别,不知他日还能否相见,所以古人才会有那么多深情款款的离别诗,用以赠别友人。薛子墨作不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等离别诗,也没有“……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的心境。对于钟思淼这个朋友,对于他的离去,薛子墨的感觉如同后世一般,仿佛只是暂时的离别,总有相见之日。
  
  当日送别之时,薛子墨只说了句保重,他日去济南府看望你。被钟思淼调侃,连一首送别的诗都不作。薛子墨无所谓地笑了笑,道:“作那伤感的诗干嘛,今后又不是见不到你了,既然他日还能再见,两个大男人哭哭啼啼的可不怎么好看。”
  
  钟思淼笑笑,道:“不会作诗就直说,兄弟又不是瞧不起你。不过他日可记得来济南府,别忘了你自己的诺言,哈哈~”
  
  钟思淼也算是熟悉了薛子墨的为人,不由得对其调侃起来。
  
  钟思淼此去济南府,在薛子墨看来,危机重重,说句不好听的,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刻一人独行于野外,无异于置身于狼群中。赵开山的起义军与女真人的军队在益都府至临淄一代打得你来我往,每时每刻都在死人,普通人在那边,只能东躲西藏,苟且度日。
  
  战争永远都是残酷的,没有公平可言,谁的拳头大,谁就是真理,女真人打下山东,并治理山东的这些年,可不是靠着仁治,若不是女真人的铁血,山东的女真人早就被各地的反金汉人打了出去。
  
  一人一骑穿行在山东大地上,遍地枯槁,满目的沧夷令钟思淼痛心不已,他经过许多个原本聚居的村落城镇,如今已经人去楼空,村子里还留下一些血迹未曾打扫干净。几面用黑色布条制成的旗帜散落在地,上面一个赵字,歪歪扭扭,想来是那自称开山赵起义的义军留下的。
  
  城中还有一些燃尽的火堆,从中还能发现一些未燃烧殆尽的碎布条,在傍晚的冷风中摇曳着,仿佛在诉说着此地的凄凉。看着地上一些零碎的灰白色骨头,钟思淼瞬间想到了那些被杀死的汉人尸首,被人堆聚在一起,一把大火燃烧了的场景。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下百姓就如同被待宰的羔羊,他们无法决定自己的生死,当屠刀降临的那一刻,他们还在惊恐地向上天请求救命,请求那些刽子手饶命。
  
  钟思淼从小是在祖父的熏陶中长大的,对于祖父口中描绘的,金人入侵之前的汴梁城的繁荣景象,他向往不已。长大后,他毅然决然地上济南府求学,为的就是能够他日有一番作为,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凭借自己的一份力,恢复往昔的繁荣,能令一方百姓安居乐业。
  
  离开这个已经变成一个荒村的地方,钟思淼策马继续前行。他没有被眼前的一切打倒,反而心中涌起一股怒火,内心更加坚定其一生的抱负,拯救苍生,造福黎民百姓。
  
  荒芜的黄土大地上,一人一骑,伴着远处的夕阳,踏着坚定的步伐,晚风吹拂着独行者的衣摆,一派萧瑟的景象跃然而生。
  
  …………
  
  统帅着义军的赵开山,当他带领着已经近三十万的大军在临淄一代,与女真军队大战几个回合后,渐渐感到了粮草的危机。
  
  自益都府一战后,赵开山收获最大,粮草收获最丰,然而益都府易攻难守,城北一带,都是开阔之地,无险可守。不得已之下,赵开山只能率领义军在金人围堵之前,尽快收刮殆尽城中粮草,随后退守入临淄一带山林之中。根据王伦军师制定的策略,他们便是要带着这三十万大军直捣黄龙,攻克济南府,然后才能凭借大势,据城而守,连接附近城池,聚集山东所有的抗金义士,彻底将金人赶出山东大地。
  
  然而金人也并非无能之辈,经过一个多月,金人大军终于咬上了赵开山的义军,将他们围堵在了临淄与济南府一代的深山密林中。义军凭借山势地利,与金人展开周旋,金人骑兵无法发挥优势,这才和义军打得有来有回。但义军也因此,出不得深山,偶有出山偷袭女真军队,也都是小股部队,难以挫伤女真大军的筋骨。至此,赵开山的起义军的大势,便被金人生生地遏制住了。虽然在济南、临淄一代还在负隅顽抗,但对金人来说,已经是强弩之末,再也翻不起大浪来了。
  
  义军大营,赵开山正和军师王伦在商谈着:“王军师,如今我军三十万人,却被困死在这山中,粮草来源也被切断。虽然目前山中粮草尚有月余的用度,然而时日一久,必定军心生变,到时何去何从,军师可有定计?”
  
  “为今之计,只有暂时在山中与女真大军周旋,然后派出使者向宋国朝堂求助,若是宋朝能够出兵北上,必定让金人心生忌惮,到时必定分兵南下,我军可趁势攻占济南府……”
  
  赵开山听着王伦的计策,心中不免有些叹气,想要宋朝出兵,何其困难。若是宋朝能出兵,还需等到今日?他不由得想到了陆莳从即墨带回来的消息,若是改请求宋朝出兵为向宋朝求借粮草,或许其可行性更高。如今大军被困山中,虽然一时无忧,但时日一久,粮草必定耗尽,到时大军一旦哗变,可就后果不堪设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