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 > 第三百章 诏安(6k)

第三百章 诏安(6k)

第三百章 诏安(6k) (第2/2页)

“…………”
  
  “如果实在愿意去深山老林里修行,不愿意为国打仗,那也可以,按照民屯之法么正常种地,正常缴税,正常服徭役么,最关键是,你们的名字一定要出现在各乡县的统计簿上,朝廷,也可以专门设立一个部门来管理你们,嗯,白马寺就很不错么,这本来就是官寺庙,你来当白马令,秩比两千石吧,怎么样我大方吧,你跟各大战区的中郎将都是同级了,回头进议税阁,有关于宗教的事物朝廷会充分的征求你的意见,另外像是盐铁会议,议税会议,你们都可以派人么。”
  
  “…………”
  
  “对了,还有佛经,这个佛经翻译工作,可以统统交给白马寺来做么,翻译什么样的经,怎么翻译,如何解释,朝廷都得把把关,如果翻译得好,也可以并入建安大典么。”
  
  牛逼和尚无言以对,一时间,居然都不知道自己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
  
  军屯之田,肥是真的肥了,而且几乎全是在河边的上等田,但问题是军屯之田一般都是比较集中的,大家都凑到一块了,农忙时种地,农闲是操练,甚至还有政委给他们上政治课。
  
  这特么还能剩下多少时间念经?
  
  军武之中,整天嘿嘿哈哈的打打杀杀,到时候上了战场难道也要一边砍人一边阿弥陀佛么?
  
  至于民屯……
  
  民屯本来就是分地的,大家都是人均二十亩,得是什么样的人,愿意放弃平原上的上等田、中等田,跑到深山老林里去一边吃斋念佛,一边安心种地呢?又逃不了税!
  
  反正要是真有这样的人,刘协觉得那你应该是真心向佛,那你就向吧。
  
  这也就怪不得牛逼和尚感到纠结了,原本他拼死前来,就是为了给他们百十万的佛门信众一个光明正大的身份,结果这天子可倒好,不但给身份,还给官当,其中他本人更是一跃而成为比两千石,入议税阁。
  
  虽然这辈子他大概也没机会成为真两千石就是了。
  
  然而汉朝时的佛门弟子中,真的剃度了的本来就少,娶妻生子吃肉喝酒,统统都是不戒的,那么所谓的信众,除了偶尔读一读佛经,跟普通人还有个毛的区别呢?
  
  至于官方译经,这就更狠了。
  
  因为是外来宗教,汉朝也没人看得懂天竺文字,那还不是想怎么翻译,就怎么翻译?是不是以后大开佛经第一句话都是大汉万年,皇帝陛下英明神武,大汉皇帝即佛陀转世?
  
  说白了,按天子这么个搞法,如果是太平盛世,可能也真没多少人会愿意当和尚,就算当了和尚,恐怕对朝廷也没啥实际影响。
  
  而若是天下大乱,说实在的和不和尚的也不重要了。
  
  当然,如果他今天真的敢拒绝天子的“好意”,怕是他们这些和尚,真的就要被当做道士打了。
  
  “臣,谢陛下隆恩。”
  
  你看,比两千石就是香吧。
  
  “至于白马寺的职责,我看也必须要更改一下了,作为朝廷的官方比两千石职务,肯定要有个架构么,首先一个就是登记,朕会派校事府的宦官跟你走访一下,同时张贴皇榜,向天下发布诏令,三月为限,哪怕是藏在深山老林里的寺庙都必须向白马寺进行登记,需要登记的内容包括信众人数、庙产情况,包括土地、建筑、工具、牲畜、武器等。
  
  白马寺对天下僧侣拥有管理之责,白马令下另设两名白马丞,秩一千六百石,除了你们第一届允许用原白马寺僧侣之外,后面的就必须要由下面的寺庙中选拔而来了,下面的寺庙中,百人以上的寺庙主持给一百石官身,千人以上给六百石,万人以上的给一千石,至于一百人以下,你都一百人以下了这算哪门子的寺庙!
  
  寺庙的主持必须由朝廷负责任命,嗯……具体的标准么,就从佛门信徒中,考建安大典好了。另外在登记的时候进行佛法考核,凡自称为僧者,必须熟背四十二章经的全部内容,反正这书四十二册加一块也还没论语长呢,如果是真的信徒,肯定是背得下来的吧?三月为限,三月后所有没在白马寺进行登记的,毁庙,杀人,有没有问题?”
  
  “…………”
  
  牛逼和尚张了张嘴,又一次的有些失语了。
  
  他也实在是对这套,几乎照搬自二十一世纪的宗教管理制度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说实在的也就是客观条件不允许,否则刘协非得整个哈尔滨佛学院出来。
  
  这样绝的政策,居然是天子临时想出来的么?
  
  绝,太绝了!
  
  你说这是对天下佛门的限制吧,那肯定是,人员、庙产全都登记在册由朝廷进行统一管理了,寺庙的领导人物还都是由朝廷进行任命的。
  
  更觉的是这些被任命的宗教官员,考试考的居然是建安大典?这跟现代宗教事物领导考马,列思想****有什么区别?!
  
  好么,这条政策一实施,估摸着除了四十二章经之外,大小和尚们有事儿没事儿肯定是要捧着建安大典来读了。
  
  再加上前面说的,当和尚一样要缴税,服徭役。
  
  这还真的是和尚么?
  
  按说这样严格的限制佛门发展,这样的政策应该是很难执行的,但问题是,白马寺的权力大大加大了啊!!
  
  寺庙的各大主持,直接就是官身了啊!其中有不少人直接就是一千石了啊!一千石是个什么概念?管理一万户以上大县的县令,才是一千石,一万户以下的县长才是六百石!
  
  和尚也是人,和尚也想当官啊,真要是那连官都懒得当的得道高僧,貌似也不会在乎自己手里的权势会不会被稀释了。
  
  甭管这所谓的一千石、六百石,甚至他自己这个比两千石有没有实权,这都不重要,这玩意准确点理解的话,相当于是给了他部级待遇,下面的主持最高给到正厅级待遇,太平盛世的,这玩意说出去难道不好听么?
  
  而如果,这个岗位还可以调动,比如,某某私怨主持如果能平调到某个县去当县令的话……你信不信好多没能耐考中进士的人甚至会臭不要脸的想办法先考和尚?
  
  毕竟四十二章经字数很少的,背下来真不难!
  
  与其说这是限制了佛门,倒不如说这是趁着佛门还没壮大,通过高官厚禄彻底诏安了佛门。从此,大和尚就不再是什么方外之人,而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官吏了。
  
  顺便,朝廷以后想要通过和尚来拉拢凉州异族,甚至将来重新经营西域的话,其效果也一定是事半功倍的。
  
  而除非是有一天礼乐崩坏,天下大乱,百姓疾苦民不聊生,否则这佛门以后,还真就只能当朝廷养的吉祥物了。
  
  真要是有那一天,估摸着也轮不着佛门作恶了,或者说佛门做不做恶也无所谓了,而如果大汉的国祚能够绵长一点,让大家打心眼里接收佛门领导等同于公务人员的这个既定事实,即便是大汉之后,佛门也没法再祸乱天下了。
  
  这牛逼和尚哪里还有拒绝的权力呢?他要是拒绝,怕是也用不着朝廷亲自动手办他,出了这个门,怕是就要被自己的师兄弟门给伏魔了。
  
  “天子圣明,真乃我佛门之菩萨啊!臣,一定尽心竭力,为我大汉国祚绵长,尽一份微薄之力!”
  
  “妥了,准备补税去吧,愿意帮朕打仗的可以出僧兵。仲达,这事儿你帮着一块弄,正好这不是还在施工么,新的白马寺就不要健在城外了,就建在南宫之内吧,旁边再给他建个全真观,俩衙门一个管和尚一个管道士,对道士的管理,一切按白马寺的来,咱们朝廷也不要厚此薄彼。”
  
  “是……啊?还要建个道观?陛下,乱天下者,就是这些道士啊!”司马懿一脸懵逼,三国这些人,一时半刻的还想不到佛道制衡的这个点上来,毕竟在他们眼里道士,那是真的把天都给捅出来一个窟窿的,而和尚么,目前来看还真看不出什么来。
  
  “这么着吧,宗教这玩意是杀不完的,老百姓爱信啥信啥吧,注意点不要有隐藏人口,不要有偷税漏税,就行了么。”
  
  宗教这玩意还是扶持两个好,让他们互相掐去呗,佛门兴盛就扶持一下道门,道门兴盛就扶持一下佛门呗,作为一个历史白痴,却也是至少知道朱棣的,人家朱棣起兵的时候,佛门对他的支持真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了,不但少林寺派了僧兵助战,就连他的首席谋主也是个和尚,可结果人家得了天下之后就用了比紫禁城还多的钱修了一个武当山,就问你气不气。
  
  反正佛也好道也好,只要好好纳税,就都是好同志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