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的女朋友是九叔传人 > 第一百六十八章 配不配?

第一百六十八章 配不配?

第一百六十八章 配不配? (第1/2页)

祝守一在这里是听到了阿九对于事情的看法。
  
  说实话祝守一还是很高兴的,至少他听得出来,阿九对于他说的内容是很感兴趣的。
  
  同时阿九提出的点也让祝守一很感兴趣。那就是说西游记这本书是否有被高估。
  
  又或者说,这本书放在现在应该如何评价。
  
  这个问题在祝守一看来其实是有一点复杂的。
  
  但是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是他要做的事呀。
  
  这里祝守一是要分享一下他个人的经验了。
  
  可以说这是他对于这本书喜爱的重要原因所在了。
  
  第一遍,只看情节。可以结合各版影视剧。看完觉得,哦,挺有趣的。
  
  第二遍,看回目。看完你会逐渐接受一些概念:孙悟空还叫心猿,还叫金公。猪八戒还叫木母,沙和尚还叫黄婆,唐僧还叫赤子。白龙马还叫意马
  
  举几个例子
  
  第五十三回禅主吞餐怀鬼孕黄婆运水解邪胎
  
  这一回讲的是唐僧误食子母河水,沙僧帮孙悟空取来落胎泉水帮唐僧打胎。
  
  我们逐词来分析一下回目名。
  
  禅主对应唐僧。
  
  吞餐对应喝子母河水。
  
  怀鬼孕我们先放着不说。
  
  黄婆对应沙僧。
  
  运水就是字面意思。
  
  再举一个例子,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
  
  这一回讲的故事是真假孙悟空打遍三界,唐僧师徒原地踏步等着,最后由如来佛识破假悟空,真大圣归队。
  
  同样的方法:
  
  二心指的是谁?
  
  搅乱对应的是什么?
  
  大乾坤指的是什么?
  
  一体指的是谁?
  
  真寂灭究竟是什么?
  
  这次祝守一不直接给出答案,毕竟这当中的问题也是了解西游的过程。
  
  第三遍,看诗词。祝守一觉得很多朋友看西游记的时候,对于其中的诗词都会跳过。
  
  诚然,西游记这本书,你不读诗词完全不影响理解剧情。
  
  可是一旦你多个心眼看了一眼其中的某首诗,就打开了新世纪的大门。
  
  《西游记》这本书,几乎每一回开头和结尾都喜欢放上两首诗。比方说开头,通常给你来一个“诗曰”然后结尾的时候喜欢来一个“有诗为证”。你在看完这一回故事之前,会觉得这些诗屁用没有,但你看完整回故事之后,再回去读一遍这些诗,就会明白:哦,原来吴承恩要讲的是这么个东西!
  
  第四遍,思考-求证
  
  书中有一些很特殊的段落,通常是唐僧和孙悟空的对话。
  
  比方说师徒几个人安安稳稳走到个地方,唐僧发了句牢骚,孙悟空就会向唐僧问这样一句话“你是不是把《心经》忘了?”然后孙悟空就会和唐僧进行一段关于佛学的讨论。
  
  类似桥段在书中出现了大概四五次,建议大家有机会都去查来看一看。在这类桥段中孙悟空所说的东西,是《西游记》最精华的部分之一。
  
  其实祝守一觉得,好多人对古典只是爱好,接触的的东西也只是肤浅的口水解读,并不关注相关的学术知识背景。所以,常常出现把文学专业入门级接触的材料视若珍宝,以为发现了《西游记》的什么玄机、隐语。
  
  其实,每年文学专业发表有关这些的研究文章,汗牛充栋。你随便想到的东西,不好意思,基本都被人不知道研究了多少遍了。而且,掌握的材料要更丰富,阐释得要更透彻。所以起码要对这些书的来龙去脉搞清楚,知道前人对它们是怎么解读的,目前学界对它认识到了什么程度等等。靠着倒腾好几手的网络段子是会漏洞百出的。
  
  1.成书年代早,江湖地位高。
  
  去翻《中国通俗书目》,抑或是《中国通俗总目提要》,你就能清晰看到《西游记》崇高的江湖位置,除了宋元话本那些粗略的故事,章回的天下就是《三国》《水浒》《西游》打下来的。即便是不承认作者为吴承恩的人,也大致认定《西游记》成书在明嘉靖年间,具体比较复杂,但这是公论,它比“嘉靖间大名士”所作的《金瓶梅》还要稍早的。
  
  而当时这种章回体制的书籍寥寥无几,多是仿《三国》的《列国志传》一类,因此,《西游记》的“古”是它今后无论如何不会被人矮视的入门条件。
  
  华夏古代文学有个特点,新文体、新文类一出世大多都是经典,越往后越走下坡路,诗的体系过于庞大不论,像是词,元明清人再也没写出过五代词宋词那样的水平;像是文言,唐传奇一出世便是典范,直到将近一千年后的蒲松龄那才勉强算是媲美一下。神魔也是一样,《西游记》不跟别的类型作品比,就它之后出现的什么《封神演义》《四游记》其余的三部,清朝的什么《绿野仙踪》等等,比起《西游记》来也简直是粗鄙不堪了。同时他还有《西游补》《西游后记》这样的续书,你见过有给《封神榜》写续书的吗?
  
  所以它成书早,这样江湖地位一下就摆那了,后来的徒子徒孙又太不肖,那它当然就有资格做大了。
  
  2.体积庞大,容易成为经典。
  
  《西游记》100回,82万字,通观整个章回史,能耐得性子白话这么多字的没几本。但是,四大名著跟《金瓶梅》都是够得上标准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人家兄弟五个可以攒一块儿说三道四,别的你下不了那个功夫根本就插不上嘴。《儒林外史》一共56回,按说艺术质量是够格的,除了五兄弟排辈分也就是它了,但为啥不搞个五大名著,大概就是因为把它往上一摆太薄了嘛。
  
  当然这只是揣测,但是这侧面体现出的是一种创作态度问题。《三国》《水浒》《西游》创作的时候哪有什么章回体成法?他们能够写这么多字,恰恰说明他们是用心的,注入了艺术追求与精神寄托的。而在章回体系里,能将章回写到三位数的书籍是不多的,大多往往写个三十回五十回便词穷了,这种态度下自然艺术质量也不可能过关。而在晚明或者清朝中后期,章回会有迎合市场的问题,有的书动辄也会写到几百回,但是这是特殊现象,也没多少价值可言。
  
  所以说,《西游记》在部头上给自己创造了成为经典的基础,这是它不逊色于其他名著的又一大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