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壮哉我大汉兮 > 正文 第十章 这章很重要

正文 第十章 这章很重要

正文 第十章 这章很重要 (第1/2页)

关于项氏一族的结果:
  
  刘邦楚地尽得,唯有鲁地坚守不降,刘邦引天下之兵欲屠杀鲁城,这个鲁城是今天的曲阜,大圣人孔子的故乡,在当时鲁城百姓就很有气杰,守礼仪,刘邦于是拿项羽的头给鲁地人看,鲁地人投降。鲁地人为什么这么做?
  
  一受圣人之教化。
  
  二楚怀王雄心立项羽为鲁公。
  
  三,这点史书没写,但是真实存在,项羽善待鲁地百姓。
  
  刘邦作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很清楚的知道项羽对于楚地百姓的影响,为了安抚百姓的心,刘邦厚葬项羽于谷城,这还不算完,到项羽坟前嚎啕大哭,这才显的有诚意
  
  。关于项伯等人的结果,刘邦是把这几个人封为列侯赐姓刘。
  
  善后
  
  关于刘邦称帝路上最大的阻碍项羽已经被联军打败,接下来刘邦要防的是韩信。
  
  韩信这个时候很牛逼,30万大军比刘邦的20万大军还多出10万人呢,韩信这么牛逼,刘邦不踏实,对刘邦的当即人物是拿掉项羽兵权。
  
  刘邦这一手玩的很好,对韩信也是屡试不爽,刘邦到了韩信驻扎军队的地方定陶,遍直奔军营,下了韩信的兵权。
  
  称帝:汉六年正月:
  
  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原衡山王吴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上书共立刘邦为帝。
  
  汉六年2月1日,是为黄道吉日,刘邦称帝,尊王后为皇后,太子为皇太子,追尊先母为昭灵夫人。
  
  飘渺(这段瞎边):
  
  刘邦已经回到了咸阳,他来到了那个还未建成的阿房宫,
  
  他想像这里曾经的繁华,如今转眼望去只剩下点点灰烬。几年前刘邦心怀理想从这里走过,他不敢停留,他怕,他怕自己忍不住,忍不住这种高贵。
  
  回想起以往种种,那个不可一世的项羽,那个反复无常的魏豹,那些敌人,那些一起战斗的战友,刘邦笑了。
  
  他在心里对自己说即便你们有傲人的家室,即便你们曾经惊才艳艳,如今站在这里的是我,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人。我会做一个好皇帝,我会让我的百姓有饭吃,能活命。
  
  你们没有完成的梦想让我来完成吧。我想这一晚,刘邦一定睡得很踏实,他再也不用害怕那随时落在头上的屠刀,再也不用思考每天该干什么,该怎么做。
  
  大一统,大眼界:
  
  若强汉,先赞始皇!这是我读史记的一些观点。
  
  秦朝很短,它从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只有14年的历史,但是秦朝的影响很深远。
  
  我们说汉出承秦制,这个可以证明秦朝的影响深远。
  
  我们说秦朝修建万里长城,在当时可能是强征暴掠,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这没错,当是后世的封建王朝哪个不在用,哪个没再继续修理过,到了现在,伟人说,不到长城非好汉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而我看来其实最厉害了莫过于他的大一统思想,因为它缔造了一个民族。
  
  秦始皇在横扫六合的时候,各个国家的文化都不一样,同一种物品在不同的地方它的叫法,用法可能都不一样,一个民族的精华最重要的不是军事力量,不是他的经济实力,而是他的文化实力。
  
  前苏联牛逼吧,27000多枚核弹,美国和它硬刚也就是半斤八两,打一仗也就是世界毁灭,军事对抗前苏联未必会毁灭,造成苏联解体的原因很多,从经济角度,从西方资本主义的围堵的角度,苏联解体的原因写几千万字的书也解释不完。
  
  但是有一点,苏联是一个联盟,它有15个加盟共和国,什么概念,就是我们找15个亲属去商量一件和自身利益相关的事情,都处理不妥,多种文化就像油伏在水面上一样,油是油水是水,无法融合,这样就导致了因为文化的包容性不足而导致民族maodun。
  
  秦始皇统一众多的诸侯国后也看到的因为文化的差异导致的种种问题,他采取的方法在当时可能影响并不大,但是对中华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中不断的融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统一度量衡,二车同轨,三书同文。
  
  这三条政策看似简单,而且秦始皇死后的几年里面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那因为秦王朝存在的实行的时间太短了,十几年的时间无法去除各地百姓对灭国的仇恨,秦王朝就毁灭了,以至于秦末农民大起义后,原来跟着楚国混的百姓还跟着楚国混,曾经的王室子弟还是那么牛逼。
  
  秦朝存在的时间很短,两汉的加起来要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四百多年中,汉朝各地的百姓不断的交流,不断的融合,发生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东西。齐人,楚人,匈奴等生活在华夏大地的无数普通人,他们超越了原来的那种小诸侯国概念,上升到了一个更大更有包容境界――汉人
  
  在遥远的东方有这样的一个伟大民族,他们热爱和平,他们坚韧不屈,他们永不屈服,他们能打败任何困难,战胜任何敌人(最近印度那帮猴子又不服天朝管了,我估计是印度神油吃多了,印度阿三的自大程度,毕某岛国还要厉害,真是没谁了)这个民族叫做汉族。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年号一直不断延续到现在,这两个国号一个留在了中国,例外一个更加牛逼,早已冲出亚洲,走向了世界,(不知道现在国足怎样)
  
  留在中国那个叫汉,另外一个叫唐。因为有了汉族才有了汉人,外国人管中国人叫唐人。
  
  那刘邦为什么把国号定为汉呢?
  
  曾经刘邦打不过项羽,选择了屈服,被封为汉王,这是他的耻辱。后来通过刘邦等人的不懈努力,以汉中为根据地,一步步的夺取了天下,这又是刘邦的荣耀。汉这个字里,既包涵屈辱隐忍,又包涵成功与荣耀。所以刘邦以汉为国号,汉这个字本身就夹杂着一定的道理。
  
  它告诫汉族人,无论遇到再大的困难,都要坚持不屈,都不要放弃。事实上我们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概念,汉族到底是什么民族呢?
  
  首先我们说汉人,汉人是啥我们可以解释为汉朝的人,你认为一个朝代的人会是统一个民族的人吗?它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中华文化太有魅力了,太牛逼了,夷、蛮、戎、狄来到中原在与华夏族不断的融合中,把自己是谁给忘了,然后在汉朝这个载体下产生了汉人。
  
  之后汉人又不断的发展,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这里面有战争,有贸易往来,汉人与其他少数民族开始交流,不断的融合。
  
  到了近代,由西方引入了民族的概念,然后成就了今天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汉族。
  
  中国古代国与国之间的争斗主要体现在中原农耕民族与周围的民族的争斗中,这种争斗受当时的科学技术限制,他的范围只是在亚洲之内。
  
  到了近代,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导致国与国之间的争斗不取决于这两个国家是否相邻,距离的问题变的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这样就导致对手变了,局势也变了,原来的游牧民族很厉害,很骄傲,尤其是清朝,游牧民族统治了农耕民族,他们以为自己再无敌手,于是近200年的不作为,于是东方落后于西方,铁船大炮攻击进来了,华夏大地上充满了动乱,战争在外部的危机下,华夏大地上的人们抛弃了成见开始反抗再来侵略者,这加快了民族融合。
  
  建国以后,56个民族生活在了一个国度,尤其是信息化的到来,国与国之间变成了零距离,对手也变成了这个国家以外的某些不怀好意的国家,在古代打的不可开交的的种族反而成为了一个国家的人,敌人变化,大格局在变化。
  
  或许某一天到了星际时代,世界的格局再一次变化,地球人变成为了一个主体。
  
  记得小的时候,我在村小读书,有人问我家在哪里我说某组。到了初中我到了镇里读书,再遇到一个这个问题,我会说谋村,到了高中我到了县里,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谋镇,后来我到了本省的一所学校上大学,这个问题的的答案是某市。
  
  从村到市,这是格局的变化,对世界认知的变化,华夏五千年文明,也是在这中过程中不断发展,格局不断的变大。
  
  这里面秦汉时期,尤其是秦朝这是一个转折点。现在的朝鲜棒子他的第一位君王是高祖末年燕国叛将,越南猴子的第一位君王曾在秦朝做官,就连那东瀛岛国,狗日的小日本,在史记的记载中也和秦朝的徐福有关。这里面我们把心胸开大一点,以秦朝为基础,汉朝,朝鲜,越南,日本算不算是秦朝的分枝,秦朝的延续。
  
  我感觉一个人民族不应该看户口本,身份证上写的什么。
  
  比如说现在有些人父母的民族本身就不同,尤其是一个汉族一个少数民族,给孩子落户口的时候因为高考加分等一些原因,落成了少数民族,而这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学习的就是汉族文化,户口本上大字写的那个少数民族的文化一点不懂,那么这个孩子算什么民族呢?
  
  我认为看一个人是啥民族的,主要看他的风俗习惯,以及这个人受到的受到的教化,对这个民族的认可程度。从这个角度讲,现在有多少人崇洋媚外,摒弃了本民族的有传统,有多少人口口声声的打着言论自由的旗号,做一些违背民族信仰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